赵匡胤借道荆南国,兵不血刃就把南平给灭了

荆南又在宋与湖南国之间,也就是说,宋军应湖南国主周保权的求救出兵,必需经过荆南 。湖南前国主叫周行逢 。周行逢出身农家,曾经因为犯罪,受黥面之刑,就是脸上被刺后又染上墨 。他当上国主后一臣子奏请他用药洗去颊上的刺文,张扬一国之主的光彩与尊严周行逢却自豪地说:“汉朝黥布也是这样,世人都尊为英雄,我为什么以此为耻呢!周行逢是很有个性的人 。这一年,也就是公元962年,周行逢得了个重病 。
他知道自己将不久人世,要传位给儿子周保权他召来诸位大臣,降旨说:“同我周行逢起兵闯荡天下的十个患难之交,都先我死去,惟独剩下衡州刺史张文表 。他想当行军司马,我没有同意,一定对我心怀不满 。我死之后,张文表必定反叛 。我要传位给儿子周保权 。怎奈儿小,诸位爱卿应当殚精竭虑辅佐 。众大臣跪拜,齐声说“臣谨遵圣谕”,表示忠心不周行逢又交代说:“如果讨伐张文表不能成功,就据城不战,归宋称臣 。过了不久,周行逢病死,岁的周保权在首府武陵接位,当上湖南国主 。
不出周行逢所料,张文表起兵反叛 。月间,张文表风闻周保权接位,还听说周行逢死前布署了讨伐张文表事宜,不禁怒火中烧,下了决心要与周保权决一雌雄 。机会来了 。张文表趁少主周保权派兵换防路过衡州,强行缴获了这支部队 。然后,张文表下令将士穿上自衣,借为周行逄奔丧之名,杀了驻守潭州的守将,向武陵进发 。潭州失陷,周保权惊恐万状,又因为年少,不知道该如何对付,便紧急召集文武大臣商讨对策 。文武大臣个个愁眉苦脸,都说张文表太强大,朝廷恐怕无力与之对抗 。有将军极力主张派兵抗击张文表,还搬出先主周行逢的遗嘱,请周保权派二路使者,一向宋求救,一向荆南国求援 。
周保权无路可走,只好采纳了 。湖南的北部邻国荆南,也称南平国,是个奇特的王国,小到只有江陵(荆州)、峡州、归州三地,弱到兵力不足3万,而且既没有年号,也不立皇帝 。这样的小国竟然也存在了56年之久 。其原因也特别,因为它夹在后蜀、南唐、湖南中间,四面受敌 。四面受敌却给荆南带来好运,周边邻国,都想留它作为缓冲地带,所以得到苟存 。另一条苟存的原因,荆南国勤于向四周邻国进贡称臣,百般讨好 。宋朝逐渐强大,原来那种均衡的局面被打破,荆南也就快要走到尽头了 。
由于湖南请求赵匡胤出兵灭张文表救国,赵匡胤决定借路江陵,先灭湖南国,回头再端了荆南 。赵匡胤召来慕容延钊和李处耘,把心中打算作了交代,命令他们率十州之兵驰往湖南 。公元963年,赵匡胤改了年号叫乾德 。这年正月,宋军冒严寒踏冰雪向南疾进 。宋军到达襄州,都监李处耘依计行事,派阖门使丁德裕前往江陵,向荆南王高继冲表明,要借道江陵,前去救助湖南征讨张文表 。高继冲不是省油的灯,怕宋军入境借道江陵然后赖着不走,于是召集臣僚商讨对策 。是同意借道,还是拒绝,廷上争论不休 。兵马副使李景威憋不住火气,说:“宋军咄咄逼人,丁德裕强词夺理,分明欺我软弱,如果同意借路,就等于自己往虎口里塞,非灭亡不可 。”
【赵匡胤借道荆南国,兵不血刃就把南平给灭了】衙内指挥使梁延嗣持不同意见,激动地说:“宋军讨伐张文表,必然要过江陵,派使臣前来借道是算客气了,给了主公很大面子 。不同意借道的话,无疑给对方留下‘抗拒皇命’的口实,就得挨打 。倾尽我全部兵力,不过3万人,如何能拒宋军于门外呢?请国主三思 。”主战与主和双方互不相让,唇枪舌剑,甚至攻击了起来 。高继冲光火了,断喝:“别吵了!”宫官廷上一下子寂静了下来,文武百官不知所措 。高继冲的叔父高保寅提出一个折衷方案,说:“不妨派人带上牛和酒,借慰劳之名,到宋军大营探个虚实,也好再行计议 。高继冲接受了这个方案,并派高保寅为使臣,前去荆门慰劳宋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