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和帝如何创建永元之隆他是如何一步步进行的

汉和帝刘肇,东汉第四位皇帝 。生于建初四年(公元79年),汉章帝刘炟的第四子,生母为梁贵人,后来过继给皇后窦氏为继子 。建初七年(公元82年),汉章帝废太子刘庆,立刘肇为皇太子 。章和二年(公元88年),汉章帝逝世,刘肇即位,是为汉和帝 。养母窦太后临朝称制 。
永元四年(公元92年),刘肇联合宦官扫灭窦氏外戚族,亲政后使东汉国力达到极盛,时人称之为“永元之隆” 。元兴元年(公元105年),刘肇病逝于章德殿,时年二十七岁 。谥号为:孝和皇帝 。庙号穆宗,谥法曰:“不刚不柔曰和” 。葬于慎陵 。
刘肇的生母梁贵人,是褒亲愍侯梁竦之女,建初二年(公元76年)入宫 。建初四年(公元79年),生下刘肇 。后被窦皇后诬陷,忧郁而死,窦皇后亲自抚养刘肇,视如己出 。
建初七年(公元82年)六月十八日,汉章帝废皇太子刘庆为清河王,改立刘肇为皇太子 。
章和二年(公元88年)二月三十日,汉章帝去世,皇太子刘肇即位,是为汉和帝,尊嫡母窦皇后为皇太后,因刘肇年幼,由窦太后临朝称制 。
窦太后把哥哥窦宪由虎贲中郎将提升为侍中,掌管朝廷机密,负责发布诰命;让弟弟窦笃任虎贲中郎将,统领皇帝的侍卫;弟弟窦景窦环均任中常将,负责传达诏令和统理文书 。就这样,窦氏兄弟占据了皇帝周围的显要位置,掌握了国家政治的中枢 。
窦太后将政权统于自己一人之手,独断专横,强行决策 。在讨论关于征伐北匈奴的大事时,尚书、侍御史、骑都尉、议郎等都极力上谏,甚至指责窦太后“奈何以一人之计,弃万人之命”,也没有挡住太后为袒护窦宪而出兵 。重创北匈奴后,是否继续设立北单于,朝臣们坚决反对,但由于窦宪奏请设立,窦太后不顾大多数人反对,同意了窦宪的奏请 。
窦太后还把大批窦氏家族子弟和亲朋故友,擢任为朝官或地方官,从而上下勾结,专权放纵,报复打击,为所欲为 。其弟弟窦景放纵奴仆,胡作非为,甚至白天也敢公然拦路抢劫,侮辱妇女,而“有司莫敢举奏” 。
窦氏为维护专权,安插了大量党羽,因此,朝廷上下多有附臣与亲信 。当初,刘肇在长安召见窦宪,朝臣甚至议论称之“万岁”,尚书韩棱愤怒指责“礼无人臣称万岁之制”,才算止住了这场闹剧 。这一方面说明窦氏权势的贵盛,另一方面也说明当时朝臣趋炎附势的风气 。因而,汉和帝执掌政权后,立即清理窦氏残党余孽,太尉宋由因为窦氏党而被罢免,后自杀 。其他亲朋故旧,凡是依仗窦家的关系而做官的,统统被罢免回家 。
窦宪还养了许多刺客,实行暗杀政策,谋害那些具有宿怨私仇持有不同政见、可能危害窦氏的人 。在汉明帝永平年间,窦宪的父亲窦勋犯罪,韩纡审理此案,考实窦勋坐狱被诛 。窦太后当政时,韩纡已死,窦宪即派刺客刺杀了韩纡的儿子,并带回他的首级拿到窦勋坟上祭奠 。周荣为尚书袁安府吏,袁安上书言窦宪骄纵、窦景腐败、不宜立北匈奴单于等奏议,均出自周荣之笔 。窦宪门客徐齮嫉恨他,并且当面威胁他 。
窦太后刚愎放纵,早已引起了一些正直朝臣的不满 。他们不断上书进谏,有时甚至以死抗争,仅据《资治通鉴》统计,短短的近五年时间,大臣就针对各种问题上书十五、六次 。
窦氏父子兄弟同为九卿、校尉,遍布朝廷 。穰侯邓叠和他的弟弟步兵校尉邓磊,母亲元氏,窦宪的女婿射声校尉郭举,郭举的父亲长乐少府郭璜等人,相互勾结在一起 。其中元氏、郭举都出入宫廷,而郭举又得到窦太后的宠幸,他们便共同策划杀害刘肇 。刘肇暗中了解到他们的阴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