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朝梁名将王僧辩是怎样的一个人?

王僧辩是太原郡祁县(今山西祁县)人 。南朝梁的名将 。他的出身是乌丸(中国古代民族)王氏家族,一开始是在北魏任职 。南朝梁武帝天监年间(公元502年——公元519年)跟随父亲王神念从北魏投奔到南朝,王僧辩担任梁国湘东王萧绎的左常侍 。以后,随着湘东王萧绎的职位变动,王僧辩先后担任湘东王府的行参军、中兵参军、王府司马等职位,又代替柳仲礼为竟陵太守,号称雄信将军 。
梁武帝太清二年(公元548年),东魏降将侯景与梁国宗室萧正德勾结,举兵反叛,进攻梁国都城建康(今南京) 。湘东王派王僧辩带领舟师一万,并携带军粮物资到建康救援 。等到了建康城发现京城已经陷落,梁武帝已经遇难身亡 。王僧辩和柳仲礼兄弟以及赵伯超等将领,先向侯景屈膝投降,然后入朝 。侯景收编了王僧辩等将领的军队和物资,厚赏了王僧辩等将领 。过了不久,侯景派遣王僧辩回竟陵,王僧辩等人却向西倍道兼程到了江陵(今江陵县)见到了湘东王,湘东王封王僧辩为领军将军 。
太清三年(公元549年)四月,有人向湘东王萧绎传假消息,说是湘州刺史河东王萧誉和雍州刺史岳阳王萧詧合谋叛乱,将要进攻江陵 。当时驻军在郢州武城的萧绎信以为真,立刻抄近路快速赶回江陵,先派遣儿子萧方等率军讨伐萧誉,可惜萧方等战败阵亡 。后又派鲍泉领兵讨伐萧誉,连战连胜,一直打到长沙城下 。同时,萧绎使用了王僧辩的战略,打败了在襄阳的岳阳王萧詧,萧詧以襄阳之地归附了西魏 。鲍泉进攻长沙城,连日不克,王僧辩替换鲍泉,昼夜不停地进攻长沙城 。
梁简文帝大宝元年(公元550年),王僧辩率军攻克长沙城,河东王萧誉被杀 。湘州领土被平定 。
梁武帝萧衍遇难后,尚存的皇室子弟,一个是侯景控制的皇帝萧纲,一个是在侯景起兵时,被任命为北讨大都督的萧纶,一个就是江陵的湘东王萧绎 。萧绎凭借自己强大的军事力量想要争夺皇位,但是必须除掉在郢州(治所在武昌)被推为中流砥柱的六哥萧纶,因此他派遣王僧辩率军进攻郢州 。
梁简文帝大宝元年(公元550年),萧绎派遣王僧辩率领舟师一万进逼萧纶,萧纶手下刘龙武等将领投降王僧辩,萧纶于是带着家人亲信坐船逃出了武昌城 。后被西魏军抓住,被杀 。
当萧纶的军队被击溃不久,在建康的侯景带军沿江西进,攻取了江州、郢州,准备西上进攻萧绎 。在与侯景的交战中,王僧辩充分发挥了其指挥才能,他首先带军屯居巴陵城与侯景军对峙,以静制动 。侯景军连番进攻,都被王僧辩军采用火阵、围长栅、列战船等办法击退,侯景手下大将任约也被擒拿 。侯景见巴陵城久攻不下,手下大将又被擒,只好将营地烧掉夜里撤退 。王僧辩乘胜追击,沿江东下进攻侯景,很快收复江州和郢州,并直指建康,在建康城外,王僧辩与陈霸先的军队汇合组成联军进逼侯景 。侯景带军出战,在建康城北与联军大战,侯景战败向东逃跑,和心腹数十人乘船逃到了海上,他的党羽有的投降,有的向北逃跑,建康城被收复 。后来逃到海上的侯景被部下所杀 。
公元552年,萧绎在江陵即帝位,是为梁元帝 。王僧辩因功被封为司徒、侍中、尚书令,永宁郡公,食邑五千户 。
侯景之乱被平定不久,湘州境内又发生叛乱 。萧绎急派王僧辩、陈霸先分任东西都督,带军平叛 。当初,王僧辩担心叛军骁勇,不敢轻进,只是联城步步进逼,后乘叛军无防备之机,指挥水陆两路军进攻,将叛军逼到长沙城内,湘州叛乱很快被平定 。王僧辩带军回建康 。
梁元帝称帝后,要求西魏归还所侵占的梁州、益州等州县以及襄阳等地 。引起了西魏权臣宇文泰极为不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