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朝梁名将王僧辩是怎样的一个人?( 二 )


梁元帝承圣三年十月初九(公元554年),西魏柱国于谨、宇文护,大将军杨忠领兵五万,进兵江陵 。第二年正月初二,江陵陷落 。王僧辩没有及时救援,梁元帝被俘,后被杀,年四十七岁 。
江陵城破后,王僧辩、陈霸先在建康拥立年仅十三岁的梁元帝的儿子萧方智为帝,是为梁敬帝,王僧辩以拥立之功被任命为骠骑大将军、中书监、都督中外诸军事,录尚书事 。
江陵陷落后,郢州刺史陆法和以郢州投降了北齐,北齐捎信给王僧辩,认为萧方智年幼,应该选择一个年龄大一点的人选 。于是,推荐了曾经被俘虏到北齐的萧渊明为帝,实质上北齐想要扶植一个傀儡皇帝,让梁国成为附属国 。一开始,王僧辩坚决反对,但由于无力抵挡北齐的大军,只得要求以立萧方智为太子为条件,迎立萧渊明为帝,王僧辩被封为大司马,领太子太傅、扬州牧 。
王僧辩拥立萧渊明为帝的行为,引起了陈霸先的反感 。承圣四年(公元555年)冬天,陈霸先率军偷袭俘虏了王僧辩,废黜了萧渊明,改立萧方智为帝,并以萧渊明为太傅、建安王 。陈霸先派人通报北齐,仍然请求向北齐称臣,永远当北齐的附属国,北齐派遣行台司马恭和南朝梁国在历阳订立盟约 。同时,陈霸先上表朝廷,说王僧辩阴谋篡逆 。
梁敬帝绍泰元年九月二十七日(公元555年10月26日),王僧辩被处死 。
那么,南朝梁名将王僧辩是怎样的一个人?
1.王僧辩是一位将才,深有谋略
王僧辩因为某些事情惹怒了湘东王萧绎,被萧绎撤了职关入大牢 。不久,岳阳王萧詧带兵进犯江陵,江陵人心惶惶,萧绎派左右向王僧辩询问计策,王僧辩将战略战术详细地阐述并布置好防守策略,使得江陵转危为安,岳阳王的军队只好撤退 。在巴陵城与侯景的军队对峙的时候,王僧辩充分地发挥了指挥作战才能,使用了正确地防守战略,守住了巴陵城,并在敌人撤退时采取了乘胜追击的战术,一举收复了江州、郢州失地 。
2.战功赫赫,尤其是拥有拥立之功
王僧辩一直跟随着湘东王萧绎,屡立战功 。消灭河东王萧誉之功,守住江陵之功,击退侯景之功,平定湘州叛乱之功,拥立萧绎为梁元帝之功,拥立萧绎的儿子萧方智为梁敬帝之功 。
3.面对强敌时意志不坚定和软弱
王僧辩拥立梁敬帝不久,北齐捎信给王僧辩,说是梁国需要一个年龄大一点的皇帝 。并且准备派遣齐高祖高欢的第七个儿子高涣领兵护送萧渊明过江做傀儡皇帝,让王僧辩前去迎接 。王僧辩一开始坚决不答应,承圣四年(公元555年)三月,北齐军队到了东关(今安徽巢湖市东南),王僧辩派遣徐州刺史裴之横领兵拦截,裴之横战败被杀,王僧辩在惊惧之中亲自领兵出屯姑熟 。
【南朝梁名将王僧辩是怎样的一个人?】在此期间,王僧辩一方面与北齐、另一方面与陈霸先书信往来不断 。陈霸先坚持不纳萧渊明,但王僧辩随着裴之横的战败身亡,渐渐软弱下来,屈从于北齐的压力 。同年五月,萧渊明入建康,即皇帝位,改元天成,立萧方智为太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