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看当年的黎巴嫩内战主要参战集团就知道中东到底有多乱了

基督教马龙派: 基督教中除天主教、东正教、新教之外的第4派,公元5世纪时由叙利亚人圣马龙创立,在7世纪时正式形成教会 。黎巴嫩内战前,该派掌握黎巴嫩总统和军队总司令两大权位,是当时黎巴嫩的主要执政派之一 。内战时,他们代表着政府军的最高权威 。
黎巴嫩长枪党 成立于1936年11月,是马龙派的主要政党之一 。该党领导着由马龙派民兵组成的一支军队,是马龙派主要依靠的武装力量 。1975年4月13日,该党4名成员被巴勒斯坦游击队员打死,随后展开对巴勒斯坦人的疯狂报复,制造了著名的卡朗迪纳屠杀,最终促成了黎巴嫩内战 。
伊斯兰教逊尼派 伊斯兰教主要教派之一,形成于伊斯兰阿拉伯帝国第五位哈里发——穆阿维叶时期,该派成员视自己为传统的继承者,信徒在现今占据全体穆斯林的85% 。黎巴嫩内战前,改派成员占据黎巴嫩总理一职,是内战的主要策动者之一 。
伊斯兰教什叶派 伊斯兰教第二教派,是除逊尼派外人数最多的一个教派 。该派主张只承认阿里一个人作为哈里发的合法性,故又称作阿里派,与逊尼派对立 。内战前,该派改派成员占据黎巴嫩议长一职 。内战中,该派是南部最受压迫的派别,后来加入以色列组织的南黎巴嫩军,维持缓冲区(以色列国防军进攻黎巴嫩时在黎巴嫩南部制造了一个缓冲区)的秩序 。
巴勒斯坦解放组织 简称巴解,1964年5月成立于耶路撒冷,1976年8月被接纳为不结盟运动正式成员 。巴解曾以黎巴嫩、约旦为基地在被占领土开展武装斗争 。后来,被赶出约旦的巴解组织借着在黎巴嫩的巴勒斯坦难民营又迅速壮大起来,以黎巴嫩为基地打击以色列,成为黎巴嫩内战中最大最复杂的武装势力 。巴解组织占领了南方以及首都贝鲁特的西部 。
叙利亚 黎巴嫩内战时期正值什叶派独裁者阿萨德统治时期 。为了保护叙利亚在黎巴嫩国内的经济线,一开始叙利亚出兵帮助黎巴嫩政府军打仗 。以色列介入之后,阿萨德出于民族问题考虑又加入了,反过来攻打黎巴嫩政府军 。直到2005年,叙利亚军队才在多方势力压迫下撤出黎巴嫩 。
以色列 以色列是中东地区唯一一个非伊斯兰教徒为主体的国家 。由于巴解组织以黎巴嫩为基地不停地骚扰以色列,1978年3月,以色列国防军开进黎巴嫩境内,此后还组建了南黎巴嫩军队,成为黎巴嫩内战的一个主要集团之一 。
南黎巴嫩军 南黎巴嫩军是黎巴嫩内战期间的一支较为特别的部队,主要成员是基督教马龙派和伊斯兰教什叶派 。。1978年3月,以色列国防军进攻黎巴嫩,并在南部设置一个缓冲区,为了维持缓冲区的秩序,建立了一支由黎巴嫩人组成的军队,即南黎巴嫩军 。这支部队得到以色列方面的支持,一直是真主党等伊斯兰抵抗武装的首要战斗目标 。在以军于2000年全部撤出黎巴嫩南部后,南黎巴嫩军宣告解散 。
德鲁兹派 德鲁兹派是近东的一个伊斯兰教教派,属伊斯兰教什叶派的伊斯玛仪派分支派别之一 。黎巴嫩内战前,德鲁兹派在议院中只占有3席之地 。内战爆发后,德鲁兹派组建武装部队加入了战争 。
【看看当年的黎巴嫩内战主要参战集团就知道中东到底有多乱了】Amal组织 Amal组织诞生于1975年 。内战中,当以色列驱逐了黎巴嫩境内的大部分巴解组织人员后,Amal组织进入了原巴解组织的驻地——贝鲁特难民营,并在此发展成一个较大的派别 。后来该组织被真主党打压 。
真主党 1982年,为抵抗侵入南部的以色列军队,黎巴嫩人在伊朗的支持下成立了真主党武装 。该组织成立之初,其成员是为早日回到南部家乡,后发展成独立的政党和武装 。该组织成员重视宗教荣誉,是一支极具战斗力的部队,在战斗中表现出很强的意志力和果断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