楚国公廖永安之弟明初名将廖永忠简介( 二 )


洪武二年(1369年)九月,廖永忠返回金陵,朱元璋命太子朱标率朝廷百官在龙江迎接慰劳 。廖永忠入朝觐见,朱元璋又命太子送他返回府宅 。廖永忠再出任职,安抚泉州、漳州 。
洪武三年(1370年),随大将军徐达北伐,攻克察罕脑儿 。回京后,封为德庆侯,年禄一千五百石,并被授予世袭凭证 。
西灭明夏
洪武四年(1371年),廖永忠以征西副将军的身份随汤和率水师伐在蜀地的大夏政权,讨伐明升 。
汤和驻守大溪口,廖永忠先行 。到达旧夔府,击败守将邹兴等兵 。进至瞿塘关,此处山峻水急,蜀人铺设铁锁桥,横据关口,船不能前进 。廖永忠密派数百人携带干粮水筒,抬着小船翻山渡关,到达上游 。蜀山草木繁多,廖永忠下令将士都穿上青蓑衣,在崖石间鱼贯而行 。估计已到,便率领精锐出墨叶渡,五更时分,兵分两路攻其水、陆寨 。水师都以铁裹住船头,设置火器而前进 。黎明时分,蜀人才发觉,派出全部精锐前来抵抗 。但此时廖永忠已破其陆寨,会合抬船出江的将士,一并齐发,上下夹攻,大破蜀人,邹兴战死 。廖永忠然后焚毁三桥,弄断横江铁索,擒获同佥蒋达等八十余人 。飞天张、铁头张等都逃走了,廖永忠于是进入夔府 。第二天,汤和才到达,于是与汤和分道前进,相约于重庆会合 。
廖永忠率水师直捣重庆,驻扎铜锣峡 。夏主明升请降,廖永忠以汤和还未到为由推辞不受 。等汤和到达后才接受投降,承旨抚慰 。下令严禁侵扰百姓,一士兵拿了百姓七只茄子,立即斩首 。又慰抚戴寿、向大亨等的家人,命其子弟携信前往成都招降 。戴寿等已被傅友德所败,收到信后,便投降了 。蜀地全部平定 。朱元璋写成《平蜀文》表彰其功,其中有“傅一廖二”之语,对廖永忠奖赏甚厚 。
洪武五年(1372年),廖永忠北征,至和林 。洪武六年(1373年),督率水师出海追捕倭寇,随即回京 。
逾制赐死
当初,韩林儿在滁州,朱元璋派廖永忠前去将他迎回应天,至瓜步时船翻而死,朱元璋因此归罪廖永忠 。到大封功臣时,朱元璋对诸将说道:“廖永忠在鄱阳湖作战时,忘我抗敌,可谓奇男子 。但却派与他要好的儒生窥探朕意,所以封爵时,只封侯而不封为公 。”当杨宪为丞相时,廖永忠与他关系密切 。杨宪被杀,廖永忠因功大幸免 。
洪武八年(1375年)三月,因僭用龙凤等违法之事被赐死,终年五十三岁 。南明弘光帝时,追封庆国公 。
史书记载
《明史》卷一百二十九
人物评价
《明史》:“廖永忠智勇超迈,功亚宋、颍,皆不得以功名终,身死爵除,为可慨矣 。”
明代学者黄佐撰《广东通志》评论说:“廖公治民理兵,咸适其宜……厥功居多 。广民感公之德,乃相谓自元氏失纲,濒海之城,瓜分棋据 。天子命一举而靖南服,万里土宇,拯于焚溺之中 。其伟德丰功将垂后世矣 。”
家庭成员
哥哥:廖永安
儿子:廖权
孙子:廖镛,廖权之子
孙子:廖钺,廖权之子,廖镛弟
后人纪念
廖永忠墓位于清新县西北部山区珠坑雷公潭,墓园坐西向东,墓前仍有一只石狮子把守,墓碑上刻着:大明大将军德庆侯讳永忠太祖之墓 。清朝嘉庆元年(1796年),廖氏后裔将廖永忠的遗骸迁葬于此,光绪二十年(1894年)重修,墓碑上还刻有铭文,记载了廖永忠的籍贯、官职等内容 。
【楚国公廖永安之弟明初名将廖永忠简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