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初80年的帝国对外历程:从孙子到霸王( 三 )


公元前166年 , 和平再度破裂:老上单于亲率14万骑兵大举入侵汉地 , 烧杀掳掠一直打到汉都长安附近三百里 。已经显示过“双重战略”的文帝再度被迫坚决抵抗 , 调遣和部署两股大军 , 分别“军长安旁以备胡寇”和“大发车骑以击胡” 。
搭箭在弦的大规模军事行动因匈奴大军撤退和汉军“出塞即还 , 不能有所杀”而中止;随后 , 便是单于复言和亲事与文帝答复“前事……皆不足以离兄弟之驩(欢)” , 两帝国相约“匈奴无入塞 , 汉无出塞 , 犯约者杀之 , 可以久亲 。” (《史记·匈奴列传》)这可以说完全是个基于互不侵犯和战略划界 , 并有违约制裁规定的朝贡和平条约体制 。
不过 , 匈奴帝国一如既往不惮背约 , 朝贡和平也一如既往脆弱可断 。公元前158年 , 老上单于死后即位的军臣单于“绝和亲” , 大举入侵汉边 , 于是军事/外交事态的老模式——匈奴杀掠汉民、汉军挺进边境、匈奴撤往塞外、汉廷收兵罢征、朝贡和平恢复——又重复一遍 。不过这一次 , 恢复朝贡和平是由公元前157年继位的汉景帝成就的 。他先挫败吴楚七国之乱中赵王与匈奴“合谋入边”的阴谋计划(“汉围破赵 , 匈奴亦止”) , 然后“复与匈奴和亲 , 通关市 , 给遗匈奴 , 遣公主 , 如故约 。” (《史记·匈奴列传》)
大破匈奴与华夏存续
多少令人惊异 , 景帝时期的朝贡和平是一段“漫长的和平”:历时约15年 , “终孝景时 , 时小入盗边 , 无大寇” 。接下来约15年的过渡时期 , 对至少长达约600余年的广义匈奴与华夏民族之间的斗争而言 , 亦对蒙恬远征开始华夏帝国与匈奴帝国之间的“汉匈百年战争”而言 , 皆是一个历史性根本转折时期 。
汉武帝于公元前141年继位 , 随即完全延续朝贡和平;可是七年过后(公元前133年) , 军臣单于在内应配合、鲸吞边邑的诱惑下发十万骑兵大举入侵 。武帝随即部署三十余万大军 , 意欲进行一场奇袭式的大规模伏击战;然而 , 单于“识破汉兵谋”率军撤往塞外 , “以故汉兵无所得” 。自此 , “匈奴绝和亲 , 攻当路塞 , 往往入盗於汉边 , 不可胜数” , 总共历时近70年的朝贡和平终告破裂 。(《史记·匈奴列传》;《史记·韩长孺列传》)
汉武帝的根本特质不是外交家 , 而是“战争霸王” 。对天然容易接受“孙子”式战略和儒家政治文化的农耕华夏来说 , 当时拥有这么一位在其史上罕见的战争霸王是历史之幸 , 因为他将发动大反攻 , 去击破农耕华夏多个世纪的一大(甚或首要)致命威胁——喜战善战的广义匈奴和强大凶猛的匈奴帝国 , 尽管他在完成伟业之后的后续政治长期是穷兵黩武、横征暴敛、奢侈荒唐和妄生内乱 , 以致民不聊生、国库空虚、国家混乱 。
公元前127年 , 武帝发动漠南之战 , 派遣中国历史上最伟大的将领之一、“战神”卫青以大规模远距攻伐的方式 , 打退入侵边地的匈奴大军 , “取河南地 , 置朔方郡” 。公元前124年 , 匈奴右贤王数次侵扰朔方 , 武帝遣卫青统帅几路大军凡十余万人击之 , 大胜 。
公元前121年 , 武帝发动河西之战 , 中国历史上另一位伟大将领霍去病两次率骑兵大军远征打击匈奴 , 又大胜 。公元前119年 , 武帝发动漠北之战——中国史上最长距最辉煌的大规模歼灭式远征 , 令卫青﹑霍去病各带五万骑兵分道击破匈奴 , 后者深入两千余里 , 斩敌七万余人 , 直至狼居胥山(约今蒙古乌兰巴托附近) 。是后匈奴远徙 , “漠南无王庭 。”(详见《史记·匈奴列传》、《史记·卫将军骠骑列传》)强大凶猛并几度致命地威胁汉帝国的匈奴帝国被完全击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