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越民族:中国古代吴国、越国两国的共称

吴越民族,我国古族名,是百越的一支 。吴越民族是中国古代吴国、越国两国的共称,春秋晚期至战国前期,越族曾在今江浙一带建立强大的越国,共传8代,历160多年,与当时中原国家会盟,雄视江淮地区,号称“霸主” 。公元前333年,楚威王兴兵伐越,大败越国,尽取吴越之地 。自此,越人流散到南方一带,分化成众多的支系 。故而,从这个时候开始,文献中便出现了“百越”这一个新的称谓 。
据《吕氏春秋·知化篇》记载:“吴之与越也,接土邻境,壤交道属,习俗同,言语通”,《吴越春秋》卷五《夫差内传》说:“……吴与越共音共律,上合星宿,下共一理 。
有关吴越文化的详细记载是从春秋始,确切讲是从句吴王寿梦(前585年)始,当时的句吴在寿梦的领导下开始强盛起来,他通过“朝周,适梦,观诸侯礼乐”等一系列的外交活动,让中原人认识自己的国家 。也就是此时起,吴越两国成了晋楚相斗的国家,也因此而进入了逐鹿中原的角逐 。
在寿梦以前,吴越民族一直在被北人视为“蛮荒”之地的南方平原上,他们“水行山处,断发文身,以楫为马,往若飘风,去则难从 。”“地广人稀,火耕水耨饭稻羹鱼,不忧饥馁”地生活着,并不被北方民族所了解,故一直被视为“蛮荒”之族 。但当这个“蛮荒”之族日益强大后,他们又深感威胁,使出一切解数来压制和分化它 。
吴越人性格形成与他们所创造的文化密切相连 。吴字的甲骨文形成“鱼”古音“吴与“鱼”同音同义 。鱼是水族,吴越民族用鱼为姓,以水为生,从而有了断发文身的文化 。柔和的水,鱼样的身,没有任何羁绊 。这样的民族无拘无束就有了温和、超脱而空灵,脆柔、变通而圆滑,既敏慧、巧智又多疑、迟愚 。正像《汉书·卷六十四》中所说的“越人愚憨轻薄,负约反复,其不可用天下法度,非一日之积也”“越人性脆而愚……”
其实北人视为愚,只是说越人不可训,此愚没有呆笨之意 。因为从南方各地出土的文物中可以看出,吴越民族的兵器、农具、陶器等无不透出聪慧和灵气 。
制陶
就陶器上的几何花纹看,吴越人的刻文细致而美丽 。北人的则粗且硬 。强南北柔可渭分明 。从文字上看,吴越古文花俏,被人称为“鸟篆”,反之北人的文字雄健 。从兵器上看,吴王戈、越王剑,天下之绝 。那小巧的鱼肠剑可以从袖中飞出,这是被当年骑马挎大刀的中原人大为叹服的 。吴越人就是在创造这些细腻文化的同时,形成了他们坚韧、忍让的性格 。
石器
同样在新石器时代,吴越民族就创造了便于使用的长柄农具 。他们就是用这种装上木柄的功效高于无柄兵器的农具,驯化了野生稻,成为稻米文化的创始民族 。一个能够用自己的聪明才智改造大自然的民族,就有了那种刻苦、耐劳的精神和性格 。
纺织和蚕桑
吴越人的纺织和蚕桑,在历史上记载较多且声誉极佳 。纺织葛麻和种桑养蚕是女人的天职 。都说南方妇女水灵秀气而十指灵巧,这与她们创造的纺织、蚕桑文化分不开 。一个浣纱女西施,那勤劳、朴实,又深明大义,忍辱负重就是吴越人性格的典范 。
建筑
从吴越人喜住干栏式楼房到吴王造宫、越王建城,这种建筑文化又使这个民族有一种居高临下的自豪感,从而形成了闭关自守,夜郎自大的性格,这样的性格妨碍了民族的进步(夜郎国是百越民族的一个分支) 。
饮食文化
纵观吴越民族的文化创造,无不闪烁着智慧的光芒 。这与他们的饮食文化分不开 。汉晋著作说“楚越水乡,足螺鱼鳖……民多采捕积聚……煮而食之”(《史记·货殖列传》又“楚、越之地,饭稻羹鱼……”可见生活在水乡的吴越民族鱼是常食之物,而食鱼之人多聪慧 。至今还有这种说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