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秦君相抛弃人才后果很严重:楚国吃尽了张仪苦头

战国时期各国军事争战不断,同时,人才争夺战也在不停地打响 。但是,有些人才在没有充分证明自己的才能之前,只能是像和氏璧一样,不过是一块璞玉,需要等待着识货的主儿来发现自己 。当然,他们也会把自己当做一件商品一样,主动推销或者让别人推销 。卞和推销自己,遇到了不识货的主儿,结果受到了刑罚,楚王也失去了得到珍宝的机会 。可是那些真正的人才,他们的价值绝对不比和氏璧差,失去他们的人所遭到的损失,也绝对比那两个失去和氏璧的楚王要大 。战国时期有那么几个君王、相国,他们面对着眼前的人才不识货,视他们如同草芥,最终把他们逼向邻国或者敌国,最终反受其苦,实在是教训深刻 。
魏武侯和吴起
吴起善于用兵,他曾经杀妻求将,统领鲁国的军队打败了强大的齐国 。由于有人进谗言,鲁君怀疑吴起,吴起也因为鲁国弱小,离开鲁国到了魏国 。魏文侯任用吴起为主将攻打秦国,一次就夺取了五座城池 。因为吴起善于用兵打仗,廉洁不贪,待人公平,能取得将士的欢心,魏文侯就任命他担任河西太守,以抗拒秦国和韩国 。魏文侯死后,他的儿子魏武侯仍然信任重用吴起 。由于吴起的声望日益高涨,不免引起了他人的妒忌,魏相国公叔害怕失去自己的相位,就设计算计吴起 。
公叔对魏武侯说:“吴起非常贤能,而您的国家又太小,还和强大的秦国接壤,我私下里担心吴起不会长期留在魏国 。”魏武侯问他怎么办?公叔说:“可以用下嫁公主的办法试探他 。如果吴起有心长期留在魏国,就一定答应娶公主,如果不是,就一定会拒绝 。”魏武侯同意了 。还没有等到吴起和魏武侯见面,公叔就先一步邀请吴起到自己家里做客 。公叔的妻子也是公主,按照事先的约定,故意在吴起面前做得骄横霸道,对公叔轻视无礼 。吴起不知是计,认为公主敢于蔑视相国之尊,可见这些公主都是些惹不起的主儿 。当魏文侯提出将公主嫁给他时,吴起拒绝了 。魏文侯怀疑吴起,从此不再信任他 。吴起也害怕招来灾祸,离开魏国跑到楚国去了 。
楚悼王一向知道吴起大才,刚到楚国就任命他为相国 。吴起在楚国实行变法,楚国很快富强 。楚国向南平定了百越,向北吞并了陈国和蔡国,向西又讨伐秦国,一时引起了各诸侯国的忧虑 。韩赵魏三晋国家联合起来攻打魏国,也被楚国打败 。
魏武王终于吃到了丢弃人才的苦头 。
商鞅与魏惠王
商鞅是卫国人,是公族中的一个公子,所以也被称为卫鞅 。他曾经投奔魏相国公叔座门下,还没有等到推荐,公叔座就已经一病不起了 。魏国国君看望公叔座,说,万一哪天你真的离开了人世,谁可以代替你呢?公叔座向国君推荐了商鞅,魏惠王没有接这个茬 。当惠王要离开的时候,公叔座又说,君王如果不用卫鞅,请你杀了他 。惠王以为相国病得太重了,所以才说出这样的话来 。惠王走后,公叔座又叫来商鞅说,大王问我谁可以任相国,我推荐了你,看大王那神色并不会用你 。我是先君后臣,先国家后个人,所以我又向国君说了,如果不用你就杀了你 。大王已经答应我了,你赶快逃出魏国吧,晚了就来不及了 。商鞅说:“不会有事,既然大王没有听从您的话任用我当相国,他又怎么会听从您的话杀我呢?”所以并没有离开魏国 。就凭这一句话,就可以看出商鞅的看法独到,思维非同一般 。直到公叔座死后,商鞅听说秦国孝公下令求贤,这才离开魏国到了秦国 。
商鞅通过景监面见秦孝公,终于说动了秦孝公,秦孝公也重用商鞅,在秦国实行变法 。变法实行三年受到了明显的效果,秦国国富兵强,开始将矛头对准东方各国,商鞅也被任命为秦国的左庶长 。由于国家间的利益矛盾关系,秦国的富强,首当其害的就是魏国 。秦孝公八年(前354),秦国与魏国在元里交战,魏国战败 。十年(前352),商鞅任秦国的大良造,率兵包围了魏国的安邑,安邑归附秦国 。二十二年(前340),商鞅领兵攻打魏国,俘虏了魏国公子卬 。秦国因为此战封给商鞅商、於之地,这就是商鞅名称的由来 。二十四年(前338),秦国与魏军在岸门作战,俘虏了魏国将军魏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