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平军北伐到河南的时候,他们的马匹是从哪里来的?

1853年5月,林凤祥李开芳两人率领太平军进行北伐,清廷朝野上下为之震动,不过,在讨论采取何种措施应对太平军的时候,清廷的官员们都认为“北方平原地形不利于太平军,应该突出清军兵强马壮的平原作战特点 。”
孙瑞珍在给咸丰皇帝写的一份奏折中写道:“该贼舍舟登岸,豕突狼奔,此时的他们并没有现成的马匹,我朝军威向以马队为最,似须趁其立足未定之时,用我所长,攻其所短,势必易于得手 。”
事实证明,清政府采取的“用骑兵迎击北伐军”是正确的策略 。清朝清兵对太平军的步兵构成了很大的威胁 。
作为太平军主帅之一的李开芳也深切体会到了清军骑兵的厉害 。(到北边来,马队厉害 。)太平军的一个士兵金有回忆道:“见官兵步队,不甚害怕,唯怕马队冲扑 。”为了应对清朝军队的骑兵,李开芳、林凤祥率领的北伐军也开始组建自己的骑兵队伍 。
要想组建骑兵,就必须要由充足的马匹,所以,征集马匹成为了北伐太平军的一个重要任务,没到一个地方,太平军就会搜集该处的马匹 。
尤其是在北伐太平军进入河南以后,太平军将士就大肆的抢占民众的马匹,原因就是想要以此来扩大组建骑兵所需的马匹的数量 。
“到汴后,强占村庄民房,并在城外游弋,有骑马者,有骑驴者,其马驴皆抢自民间 。贼遂分遣匪徒,于平皋、陈家沟、赵堡镇等村抢掠牲畜 。”像这样的记载还有很多,小冷不再赘述了 。
在北伐太平军围攻怀庆府近两个月期间,周围地区的马匹几乎都被太平军将士掠去了 。(贼已尽搜附近民间马骡,以图疾走 。)
由于注重对马匹的掠夺,北伐太平军在河南地界的时候,其骑兵已经有了很大的规模,这从河南许昌的文人庐硕熙的诗句“贼骑遮日月,贼声聒人脑 。”可以看得出来 。
虽然北伐太平军有了自己的骑兵队伍,但是,其马匹并不是清一色的战马,而是有马、驴子、骡子等多种牲畜组成的 。虽然骑兵质量不如清军,但是,在一定程度上,这支北伐太平军的骑兵也是可以与清军的骑兵相抗衡的 。
在《见闻琐录》中,就有太平军骑兵与清军骑兵相抗衡的记载--------“僧格林沁所恃者马队,而贼马队亦多 。逸而四出,击动则走西,击南则走北 。”
虽然,有了骑兵以后,北伐太平军的机动能力得到了增强,也给清军造成了极大的危险,但是,北伐军的骑兵并没有得打正规的训练,而且太平军将士多不擅长马战,再加上其骑兵数量不足,这也成为了太平军北伐失败的一个因素 。
【太平军北伐到河南的时候,他们的马匹是从哪里来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