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晚清 , 曾国藩绝对算得上第一流人物 , 不光是他的道德流传一百多年盛行不衰 , 他的军功在当时也是数一数二 , 几乎以一己之力打败了中国历史上规模最庞大的农民起义——太平天国起义 。
这样一位超级牛人 , 很容易让人产生一种高山仰止的感觉 , 但如果看看他的军事生涯 , 实际上这位大牛人也并没有多少惊艳之处 , 他的军功 , 很大程度上只是来源于一个笨小孩的坚持不懈 。
说曾国藩是一个“笨小孩” , 应该没有异议 , 从小时候读书开始小曾同学就笨得要命 , 别人看两三遍就能背下来的课文 , 他至少要看十遍二十遍 , 连考个秀才都考了七次才考上(比他爹强点儿 , 他爹考了十七次) , 离“天才”的标准实在差了十万八千里 。
在日后的军事生涯中 , 老曾的“笨”同样体现得淋漓尽致 。大家都知道 , 名扬天下的“湘军” , 实际上并不是由职业军人组成的 , 而是老曾专门从读书人和乡下人里挑出来的 , 挑选的标准只有一个 , 就是“朴实” , 让你干什么你就干什么 , 绝对不能有花花肠子 。
历代军事家都对曾国藩的选材大加赞赏 , 认为他真正看清了军队的本质 , 从根本上提高了士兵的执行力和战斗力 。但其实老曾这么做 , 在某种程度上也是因为他的能力不足 。
我们可以来看看跟他同时代的另一位大牛人左宗棠 。左宗棠的选材标准 , 可以说跟老曾正好相反 , 在老曾那里 , 好勇斗狠的武夫绝对不要 , 而且最好是所有的士兵都是我一家的 , 而在左宗棠那里 , 却最喜欢好勇斗狠的武夫 , 而且生源不限 , 只要你有本事 , 任何地方的我都欢迎 。
两个人的选材标准 , 其实也是体现了两个人的能力高低 , 正因为老曾不善于管理部下、激励部下 , 才会更倾向于用老实听话的自家人 。不过 , 这也正是老曾成功的原因——自古兵无常势 , 只有扬长避短 , 挑选真正适合自己的部下 , 才能达到自己想要的目标 。
在具体的军事战略中 , 老曾同样是以“笨”著称 , 比如在咸丰十年(1860年) , 曾国藩的大军正在围攻安徽安庆 , 太平天国名将李秀成攻陷江南大营 , 江苏、浙江两省官员闻风而逃 。这时 , 跟老曾齐名的另一位大牛人胡林翼敏锐地看到了先机 , 就给老曾写信 , 劝他赶紧放弃安庆 , 趁着江苏、浙江两省权力真空 , 立即派人前去接手 , 可以最大程度地从经济上帮助湘军 , 然后再兵分三路 , 分别从南、北、西三个方向 , 直接向太平天国的首都天京(今南京)进发 , 只要天京一破 , 太平天国就会立刻土崩瓦解 。
【曾国藩的成功之道其实很简单,但大多数人都坚持不了】当时左宗棠听了这个建议 , 也觉得非常好 , 虽然有点冒险 , 但确实是一个千载难逢的好机会 , 再说打仗本来就需要出奇兵、出奇招 , 冒这点险怕什么?就力劝老曾赶紧实行这个战略 。
但老曾寻思了半天 , 最终还是放弃了这个机会 。在他看来 , 这虽然是一个千载难逢的好机会 , 但毕竟存在着一定的风险 , 万一失败了怎么办?而如果按照我的既定计划 , 先打下安庆 , 再沿长江一路东下 , 一步一个脚印 , 总有一天会打到天京 , 踏平太平天国 。这个计划虽然慢了点 , 但可保万无一失 。
- 晋代文学家谢万的《春游赋》清丽而妩媚
- 古代皇帝的饮食有多丰富?看了让你怀疑人生
- 治国安邦之雄才:两袖清风的斗子文
- 传《光环:无限》有类似战神4一镜到底的战役
- 卫子夫的母亲卫媪:生了半个汉朝的伟大老太太
- 唐中宗第二女宜城公主的悲剧一生:宜城公主简介
- 明朝首辅李廷机简介:明朝历史上少有的清官贤相
- 阅尽青山知史冷:浅谈三国姜维的历史评价问题
- 为何有张良、陈平之谋略的谋士田丰一事无成?
- 吴三桂的临终遗言有何玄机?纵观吴三桂的一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