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欧洲打仗到底是要机动性还是防御性?两者该如何取舍

脚部和腿部护具的历史相当之古老 。虽然脚不是致命的部分 , 但是一旦脚部受伤 , 战士就会失去机动的能力 , 无论是步行还是操纵坐骑 , 都会受到严重的影响 。因此 , 在公元前8世纪的古希腊时期 , 已经出现了被称为保护脚部的装甲部件 。
▲希腊青铜全身甲穿着示意图
可惜的是 , 和当时的青铜铠甲所有的部件一样 , 这些防护部分全部是依靠青铜本身的弹性来‘箍’在使用者的肢体上 。在那个铰链还没有实用化的情况下 , 这也是没有办法的选择 , 但是无可避免的 , 这样的穿着方式必然会压迫到血管和肌肉 , 导致无法长期地穿着 , 并且影响到机动性和作战的持久能力 。尤其是脚部的装甲更是有如字面意义地穿着小鞋 。甚至不止是脚掌 , 光是胫甲和大腿甲就足以让人感到下肢不快 , 大大地降低行走和奔跑的能力 。也正是因为如此 , 希波战争时 , 斯巴达的真爷们们为了能缩短弓箭杀伤距离冲锋的时间 , 采取所谓奔跑战术……壮汉们排队狂奔 , 然后一头撞进波斯人的步兵队列 , 用五十排纵深的方阵横扫一切线型队列牛鬼蛇神 。为了达成这样的战术 , 他们干脆豪迈地连胫甲都一股脑儿地放弃了 。
▲波斯阿萨巴里骑兵
不过这不代表脚部的防护就从此一蹶不振了 。尤其当骑兵开始大量运用于战场之后 , 小腿和脚更是成了步兵针对骑兵重点攻击的危险区域 。公元前4世纪的波斯阿萨巴里(Asabari)重骑兵穿有覆盖着整条腿的扎甲套裤子 , 而斯基泰骑兵也穿有厚实的胫甲 。甚至可以说 , 除了致命伤之外 , 腿脚对战士来说甚至重要超过双手 。历史上并不缺少失去一手依然可以拼杀的猛人 , 但是古今中外一切武艺 , 根子几乎都在双脚 。
▲现代爱好者表演的用镰剑劈开复原的罗马军团用大盾
若是腿脚受了难以恢复的重伤 , 无论是古代的勇士还是现代的体育健将 , 基本都只能自己的战斗或是运动生涯挥泪告别 。所以,在流行的电子游戏中,那些无法出外冒险 , 只能站站岗的卫兵 , 用“我曾经和你一样是个冒险者 , 直到我的膝盖挨了一箭”来形容自己 , 无论是事实还是委婉的说法 , 都是个非常合理的理由 。
▲镰剑(FALX)
不过 , 有趣的是一旦防御力和机动性发生矛盾 , 最先被舍弃的 , 也是腿部装甲 。公元前4世纪初头 , 雅典的重装步兵就在雇佣兵队长伊非克拉特斯(前415-前353)的提议下 , 将重装步兵彻底轻量化 , 而放弃了胫甲 。虽然同一时期马其顿的方阵步兵依然保留了胫甲 , 但在亚历山大大帝去世后 , 方阵步兵由于过度的重装化而进一步失去了机动力 , 导致了最终败于更加轻便 , 更加合理的罗马军团手中 。
【古代欧洲打仗到底是要机动性还是防御性?两者该如何取舍】▲重新装备臂甲和胫甲的罗马士兵有效对抗镰剑的攻击
罗马军团也是从共和时期的希腊式装备 , 逐步减轻四肢防御而将防御重量集中在躯干部分 , 而以盾牌防护四肢 。结果他们在吃了达西亚(Dacia)人装备的 , 足以劈开塔盾 , 从盾的边缘钩割四肢的镰剑(FALX)的苦头后 , 重拾已经沦为角斗士装备的臂甲和胫甲 , 才挽回了局势 。相比于躯干致命部分的保护 , 四肢的防护总是跟随着需要而被取舍着 , 这也成为了整个铠甲发展历史上非常有趣的 , 无数次重复的循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