刚直的北宋名相寇准:得遇明君却最终晚景凄凉

寇准幸而遇到个明事理的宋太宗 , 否则 , 哪有什么“名相”可言 。
右文政策下的赵宋王朝 , 曾经诞生了一大批贤能文士 , 这些人 , 有的身居政坛 , 保国安民;有的醉心文辞 , 开文坛一代风尚 。北宋前期的名相寇准(961—1023年)适逢其会 , 他以文人起家 , 早年发迹 , 之后在北宋政治舞台上扮演着重要的历史角色 。寇准为官做事 , 一贯严正刚直 , 正是这种性格 , 一度给他带来了无上荣耀;也正是这种性格 , 使他的仕途充满了波澜与坎坷 。
拒绝欺君 十九登第
寇准年幼丧父 , 但他并未因此荒废学业、流落街头 , 他凭借天资聪慧而博览群书 , 广增学识 , 尤其对《春秋》三传(《春秋左传》《春秋公羊传》《春秋谷梁传》)抱有浓厚兴趣 。
宋太宗太平兴国五年(980年) , 十九岁的寇准便考中贡士 , 并获得了参加殿试的资格 。宋太宗用人有个特点 , 就是年纪太轻者往往不被他看好 , 皇上认为这样的人缺乏历练 , 血气方刚 , 行事缺乏稳重 。有鉴于此 , 寇准周围的人出于好心 , 都劝他多报一些年岁 , 以增大录取机率 。寇准却不以为然 , 反驳众人道:“我寇准才刚刚得到进取 , 难道就要开始欺君吗?”这时 , 寇准的刚直不阿性格第一次在历史上体现了出来 。后参加殿试 , 他果然中第 , 这令时人在惊叹之余也对寇准多了几分敬佩 。
进士及第后 , 寇准先后被朝廷授予大理评事、知县、殿中丞、通判郓州等职务 。自从踏入仕途 , 寇准的生活境遇较以往也大有改善 , 他逐渐走向了荣华富贵 。寇准性格豪爽 , 乐于宴饮 , 每次与朋友聚会 , 都会大讲排场 。正史上说 , 寇家从来都不曾点过油灯 , 总是燃起价格昂贵的蜡烛 。但令人颇感欣慰的是 , 奢华的生活并没有动摇寇准的上进心 , 也没有改变他的耿介刚直之性格 , 因而他的仕途依旧平坦顺畅 , 官职也不断地晋级高升 。
屡逆龙鳞 忠言直谏
寇准这块少年得志的好材料 , 没有因年纪太轻而遭到埋没 , 宋朝廷对他不断委以重任 , 他还曾经担任过右正言、直馆、三司度支推官、盐铁判官等官职 。每次朝会上百官言事 , 寇准都不甘做“沉默的小伙伴” , 他总是踊跃大胆发言且言辞激烈 。对此 , 宋太宗是看在眼里 , 乐在心里 , 他暗自庆幸自己没有看走眼 , 寇准正是自己所钟爱的那种直臣 , 所以宋太宗对寇准格外器重 。不久又下旨擢升寇爱卿为尚书虞部郎中、枢密院直学士、判吏部东铨 。
从此 , 寇准更是不负圣望 , 他不但努力工作 , 而且还在宋太宗面前知无不言 , 言无不尽 , 竭尽忠诚 。端拱二年(989年) , 寇准向宋太宗奏事 , 但寇准意见与太宗意见不合 , 太宗越听越不高兴 , 索性转身向后宫走 。寇准见状 , 竟忘了君臣名分 , 他上前一把抓住太宗的龙袍 , 执意请皇上听完自己的陈奏 。好在宋太宗也不是不讲情理的蛮横昏君 , 他对寇准还算客气 , 只得再次回到龙椅上 , 重新听取寇准的谏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