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清史上的两大功臣左宗棠与郭嵩焘:立功与立言( 二 )


咸丰八年(1858)郭嵩焘入值南书房,成为天子近臣 。咸丰九年(1859)咸丰帝命郭赴天津帮办僧格林沁军务,提出了许多真知灼见,但两人意见相左,最终郭、僧分手 。北塘溃败之后,僧格林沁说过这样一段话:“其初杀洋人,人皆歌颂之,(郭)独力争以为不可 。其后炮石如雨之中,无肯来营者,又独渠一人驰至 。见利不趋,见难不避,天下要有此人!吾深愧当时之不能相察也 。”同年九月朝廷命郭赴山东清查沿海税务,因清廉自守得罪同僚,加上处理不善而受人弹劾,受到连降两级的处分,仍回南书房供值 。郭受此打击萌生退志,于咸丰十年(1860)请病假回籍 。离京之前他为保全左宗棠做了一件好事 。原来左宗棠与永州总兵樊燮有隙,樊与湖广总督官文是亲戚,官文奏报咸丰帝谓湖南为劣幕操纵,诏命官文查办此案,倘有不法情事,即将左就地正法 。这时郭嵩焘与吴县才子潘祖荫同值南书房,郭对潘说:“左君去,湖南无可支持,必至倾覆,东南大局不复可问 。”潘据此上奏,奏折中有“天下不可一日无湖南,湖南不可一日无左宗棠”这句神来之笔,打动了咸丰帝,后左宗棠因祸得福,从此官运亨通 。
郭从咸丰十年(1860)开始在家乡闲居,直至同治改元(1862)才应李鸿章之荐出任苏松粮道 。同治二年(1863),应两广总督毛鸿宾之荐署理广东巡抚 。三年抚粤生涯矛盾重重,捉襟见肘,终因左宗棠四次具奏参劾而去职 。郭、左从此交恶,以至左去世后郭仍有这样的挽联:“公负我,我不负公”,可见积怨之深 。郭之去位,郭、左交恶只是直接原因,还另有深层次的原因,古云“狡兔死,走狗烹”,太平天国平定后,清廷害怕湘军势力尾大不掉 。虽然曾国藩已有所应对,如遣散湘军大部分将士,扶植淮军,但清廷仍要尽可能削弱湘军集团的实力,郭之去职,不过是措施之一罢了 。对此曾国藩当时就敏锐的觉察到了 。他在致郭嵩焘弟弟郭崑焘的信中说:“近日原(杨岳斌)、霞(刘蓉)、筠(郭嵩焘)、沅(曾国荃)次第去位,而印(刘长佑)复继之 。吾乡极盛,固难久耶?思之悚惕 。”个中因由,书生气十足的郭嵩焘怎能参透?郭于同治五年(1866)交卸广东巡抚,朝廷曾复授其两淮盐运使之职,虽是降职,却是肥差,但郭退隐之心已决,遂乞病开缺回籍,闲居八年,潜心读书著述,掌教城南书院,继续关心洋务事业 。
同治十三年(1874)诏命郭嵩焘赴京陛见,抵京后恭亲王奕当着郭的面在大学士宝鋆和沈桂芬之前称赞郭“此人洋务实是精透” 。可见朝廷此次重新启用他,是冲他“精透洋务”而来的 。光绪元年(1875)正月慈禧太后诏见,二月得旨简放福建按察使,七月诏命开缺,并任命为兵部左侍郎、出使英国大臣 。郭接到任命后,不顾多方反对,毅然以六旬之年、老病之躯远赴重洋,出使英、法 。光绪二年(1876)十月十七日晚,郭偕副使刘锡鸿一行从上海登船,十二月初八抵伦敦,任中国首任驻英公使,光绪四年(1878)正月又兼任驻法国公使 。如同国内仕途不畅一样,郭出使其间亦是矛盾重重 。首先是《使西纪程》的刊刻遭到国内守旧士大夫的猛烈抨击,闹到毁版才收场,其次则是副使刘锡鸿对郭的参劾 。光绪五年(1879)郭离开伦敦取道法国东归,驻节英、法两年整 。郭回国后决计引退,在家乡赋闲十二年,直到光绪十七年(1891)病逝于长沙 。纵观左宗棠与郭嵩焘的人生轨道,左早岁蹉跎,四十岁才开始发迹,之后却飞黄腾达,封侯拜相,成就了非凡事功 。而郭嵩焘尽管不到三十就已得中进士,然而一生仕途坎坷,毁誉参半,到其晚年还得了个“汉奸”的骂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