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的吃货:宋朝历史上的六个食神宰相

宋朝人追求物质享受,奢侈风气盛行,已经得到史学界的公认 。宋代名臣司马光就曾直言不讳:“宋戚贵臣之家,第宅园圃,服食器用,往往穷天下之珍怪,极一时之鲜明 。惟意所致,无复分限 。以豪华相尚,以俭陋相訾 。愈厌而好新,月异而岁殊” 。就连口碑比较好的宋仁宗晚年也是“一宴游之费十余万” 。皇帝如此,大臣焉能不竞相效仿?有宋一代先后出现过六个著名的“食神”宰相,国家再富裕,恐怕也禁不起他们这么个吃法 。
开国第一相赵普,历太祖、太宗两朝,两度罢相,三次任相,以所谓半部《论语》治天下,对结束长期政治动乱、实现中原统一是有贡献的 。但作为一代名相,他的贪腐、馋嘴,却也登峰造极,很是令人不耻 。开宝六年(973)春,宋太祖去看望病中的赵普,突然发现廊下堆有海货十瓶,打开一看,全是小颗粒的瓜子黄金 。赵普只好坦白说明,这是吴越王钱叔送来的 。赵普还违反禁令,私运木材扩展府第,收受下属贿赂,纵容下属用他的名义经商,然后从中分肥,甚至公然打击报复揭发他的官员等等,有史家送了他八个字“公忠其表、谋私其内”,虽然偏激,却也不虚 。
赵普在吃上,尤其喜欢春夏之交的山羊腿肉,每餐必食数只羊腿“方解颐矣”,曾派人深入边陲与契丹贸易山羊,动辄数万钱购买山羊养在家中,以备食用 。《宋史》记载:有一年冬天大雪,太祖至赵普家,“普惶惧迎拜 。太祖曰:‘已约晋王矣 。’已而太宗至,设重裀地坐堂中,炽炭烧肉” 。这里所烤的就是山羊肉 。
有着“三代五宰相”之称的吕氏家族,太宗、真宗两朝的宰相吕蒙正是第一人,富有传奇色彩,历史名声也很好,对下属宽厚,注意培养奖掖后进,对皇帝也不逢迎拍马 。就是在吃的问题上,吕蒙正说的一套,自己做起来又是一套,被后人所诟病 。有一年正月十五晚上赏灯,太宗大宴群臣,在酒兴正浓时自豪地说:“朕躬览庶政,万事粗理,每念上天之贶,致此繁盛,乃知理乱在人 。”蒙正避席曰:“臣尝见都城外不数里,饥寒而死者甚众,不必尽然 。”意思是说,皇帝您在此大摆宴席,大吃大喝,老百姓还有不少人饿肚皮呢,有什么好自豪的 。吕蒙正嘴上如此说,可是做起来完全不是那回事,他自己最喜欢吃鸡舌汤,史书上说他早晚都要吃,以至他家庭院里鸡毛堆积成山 。
徽宗朝的宰相蔡京,可谓恶名昭著 。不熟悉历史的人,如果读过水浒,估计对这个蔡京也不会陌生 。在他的治理下,把个繁华富丽的大宋江山搞得乌烟瘴气,其作恶程度可与后来的秦桧有得一拼 。蔡京在吃上比前朝的宰相们更讲究,他爱吃鹌鹑,“每一食羹即杀数百只” 。想想也赫然,在蔡京如此大吃之下,鹌鹑居然没有灭绝,也算一奇迹了 。《宋史》里还提到,有一日他集僚属议事,留他们吃饭,单蟹黄馍头一味就费钱达一千三百余缗(每串十钱,每十串为一缗),厨中佣人甚多,“包子厨中缕葱丝者都自有专人” 。一个寻常的家宴就花了这么多钱,也太奢侈了吧 。
到了南宋,宰相秦桧爱吃宋嫂鱼羹,这里有个传奇故事,跟赵构有关 。据周密写的《武林旧事》载,淳熙六年(1171)3月15日,宋高宗赵构登御舟闲游西湖,命内侍买湖中龟鱼放生,宣唤中有一卖鱼羹的妇人叫宋五嫂,自称是东京人,随驾到此,在西湖边以卖鱼羹为生 。高宗吃了她做的鱼羹,十分赞赏,并念其年老,赐于金银绢匹 。皇帝金口一赞,从此,宋嫂鱼羹声誉鹊起,富家巨室争相购食 。秦桧自然不甘人后,常派人让这个宋嫂去秦府为他烹制 。宋嫂死后,有个徒弟手艺得了她的真传,被秦桧逼迫不得将鱼羹卖与他人食,一普通鱼羹也这样,可见他“吃独食”成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