群雄争夺徐州:促成刘备军事集团迅速崛起与壮大

陶谦统治徐州的军事力量是丹阳兵以及收编的阙宣部下 。见于记载的武将只有丹阳籍的许耽、曹豹、章诳三人 , 均非出色的将帅 。文士有赵昱 , "广陵太守赵昱 , 徐方名士 , 以忠直见疏 。"另有名士如陈登父子、糜竺兄弟 , 这些人都是徐州地方的豪姓大宗 。但从他们的行动看 , 均和陶谦持不合作态度 。赵昱最明显 , "徐州牧陶谦 , 初辟昱别驾从事 , 辞疾逊遁 。谦重令扬州从事会稽吴范宣旨 , 昱守意不移 , 欲威以刑罚 , 然后乃起 。"赵昱是地方名士 , 大姓宗族的代表 , 他的政治选择直接代表着地方宗族势力的政治取向 , 他的不合作态度实际上表现了徐州地方势力对陶谦的敌视态度 。这种敌视态度的根源在于陶谦对待徐州黄巾余党的态度 。"下邳阙宣自称天子 , 谦初与和纵寇抄 , 后遂杀宣并其众 。"阙宣是黄巾余党 。在黄巾起义中各地民众多以宗族为依托组织武装结寨自保 , 大姓名士更是直接参与镇压 。赵昱就是参与镇压的急先锋 , "会黄巾作乱 , 陆梁五郡 , 郡县发兵以为先办" , 被表功为第一 。而陶谦和黄巾义军的关系却暖昧不清 。"和纵寇抄"所危害的是地方宗族的利益 , 必然要激起大姓宗族为代表的地方势力的仇视 , 其不合作也就容易理解了 。对于不合作的大姓宗族势力 , 陶谦除了威逼其合作外还采取了镇压的方法 , 即"刑政失和 , 良善多被其害" 。但镇压并不能完全解决问题 , 任何军事集团若不能得到地方以宗族形式存在的势力的支持 , 想要控制地方是不可能的 。陶谦当时是外有强敌 , 内缺谋士战将 , 加之内部矛盾重重 , 刘备到来后 , 陶谦即以"丹阳兵四千益先主"继而将徐州交给了刘备 。
刘备能领有徐州是和当时的徐州内外环境相联系的 。陶谦手下亲信将领既少 , 才能又一般 , 且与徐州地方势力不能很好地合作 , 所以徐州不能交给他们 , 即使给他们也无力守护 。而陶谦更不愿把徐州交给地方势力 , 那样会葬送丹阳兵的前途 , 也是陶谦手下难以接受的 。徐州对于曹操而言是志在必得 , 在两次进攻失败后 , 正在整顿后方积极准备再次对徐州的攻击 。袁术更是将吞并徐州视为其争夺天下的关键一步 , 徐州形势极为严峻 。陶谦既不能让徐州落于袁术、曹操之手 , 手下又无各方都能接受的人选 , 就是在这样的情况下刘备成了徐州牧 。在陶谦死后 , 陈登、孔融、糜竺这些徐州的大姓名士和豪族人物纷纷劝刘备领徐州牧 , 也说明了相对于丹阳兵将领而言 , 他们更支持刘备领有徐州 。
对于刚刚领有徐州的刘备而言 , 要处理好以下几个问题:1、如何统领丹阳兵人 。2、如何取得徐州大姓宗族为首的地方势力的支持 。3、如何保持丹阳兵集团和地方势力之间的平衡 , 稳定徐州局势 , 平稳接掌政权 。4、以武力抗击敌对势力的攻击 。对于丹阳兵而言 , 新丧统领必然人心慌惶 , 如有优势兵力 , 趁机分化瓦解 , 化整为零 , 彻底改编是完全可能的 。但刘备以千余兵力入主徐州 , 显然没有这样的实力彻底解决丹阳兵 。他只能采取维持现状 , 以亲信将领监督的办法 , 暂时稳定局面等待机会 , 这是刘备唯一可行的选择 。刘备任命许耽为中郎将 , 章诳为军司马 , 曹豹为下邳相 , 这三位丹阳兵将领的职务或许是维持现状 , 或许是有所提升 , 史无明载 , 不得而知 。但对于刘备而言 , 只有这样才能稳定他们 , 稳定丹阳兵 , 从而稳定徐州局势 , 然后寻找机会再解决问题 。对于徐州地方势力 , 刘备努力争取 , 在入主徐州时就得到了陈登父子的支持 。在刘备的争取下 , "祖世货殖 , 童客万人 , 赀产巨亿"的徐州地方豪族糜竺举家相随 。在刘备失去徐州后 , "先主转军广陵海西 , 竺于是进妹于先主为夫人 , 奴客二千 , 金银货币以助军资 , 于时困匮 , 赖此复振 。""孙乾 , 字公佑 , 北海人也 , 先主领徐州牧 , 辟为从事 , 后随从周旋 。"刘备在徐州期间 , 争取到了地方豪族势力的支持 , 没有发生如陈登父子那样在吕布统治徐州时期和曹操暗通消息里应外合的情况 , 说明刘备对地方大族的政策是成功的 。争取到了大部分地方豪族的支持 , 更争取到了一部分人的忠心相随 。刘备平稳地接掌了徐州并未发生变乱 , 也说明了刘备在徐州地方豪族势力和丹阳兵集团之间的平衡工作是成功的 。但要保住徐州不为外敌所夺 , 却并非易事 , 刘备在领徐州牧后首先遇到了袁术的进攻 , "袁术来攻 , 先主拒之于盱眙、淮阴 , 相持经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