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清照多年没子女赵明诚居然背着妻子纳妾

李清照与丈夫成婚十多年 , 却始终没有生儿育女 。不孝有三、无后为大 , 在彼时“三从四德”是儒家礼教对妇女一生道德、行为、修养各方面进行的规范与要求 , 不可否认 , 它对维护统治、稳定家庭 , 维护父权、夫权有着积极作用 。“未嫁从父、既嫁从夫、夫死从子” , 李清照虽为一代文宗 , 纵使文学成就再高 , 她也要受此道德约束 。
此时 , 李格非已去逝十余年 , 李清照必须要依附赵明诚 , 即便赵明诚对李清照既敬且畏 , 视为良师益友 , 但一想到自己无后 , 就不得不考虑纳妾的事情 。在青州屏居多年后赵明诚重新出仕 , 在担任知淄州(今山东淄博淄州区)后就背着妻子偷偷纳了妾 。
李清照知道消息后 , 已经木已成舟 , 虽心有不甘但也不得不接受现实 。为排遣心底郁闷 , 挥毫写下了《多丽》一词:
网络配图
小楼寒 , 夜长帘幕低垂 。恨萧萧、无情风雨 , 夜来揉损琼肌 。也不似、贵妃醉脸 , 也不似、孙寿愁眉 。韩令偷香 , 徐娘傅粉 , 莫将比拟、未新奇 。细看取 , 屈平陶令 , 风韵正相宜 。微风起 , 清芬酝藉 , 不减酴醿 。渐秋阑、雪清玉瘦 , 向人无限依依 。似愁凝、汉皋解佩 , 似泪洒、纨扇题诗 。朗月清风 , 浓烟暗雨 , 天教憔悴度芳姿 。纵爱惜 , 不知从此 , 留得几多时 。人情好 , 何须更忆 , 泽畔东篱 。
后人评说李清照词用语明白晓畅、感情真挚 , 少用典事 。但是在这首《多丽》 , 却是李清照词用典最多的一首 。
上半阙先是以一连串的历史人物来拟花“也不似、贵妃醉脸 , 也不似、孙寿愁眉 , 韩令偷香 , 徐娘傅粉 , 莫将比拟未新奇 。细看取 , 屈平陶令 , 风韵正相宜 。” 。白菊 , 不象雍荣华贵的杨贵妃 , 也不象娇艳妖媚的孙寿 , 不似偷情卖俏的贾午 , 不似搔首弄姿的徐娘 。
这四人只是依靠外貌而名重一时的 , 用他们正是为了反衬白菊的之美 。将屈原、陶渊明直接与菊花比附 , 提出“风韵正相宜” , 表明词人着力刻画的不是菊的外在美 , 而是它的风韵——风度与气质!词人欣赏的菊不艳、不俗、不媚、不娇 , 而是冰清玉洁、淡雅高洁的 。菊花的色、香、韵 , 通过一连串的用典 , 跃然纸间、呼之欲出 。
词的下片又连用两典 , 一是陈交莆于汉皋山下的艳遇 , 一是班婕妤因赵飞燕而失宠的悲剧 , 借此烘托白菊的多情与可惜 。
结尾部分 , 词人借用屈原泽畔行吟 , 陶渊明东篱采菊的典故 , 表达了对菊花的钟爱之情与怜惜之意 。
网络配图
“贵妃醉脸”:贵妃、即唐玄宗妃杨玉环 。据《松窗杂录》记载:当时京师李正封咏牡丹诗中有两句云“天香夜染衣 , 国色朝酣酒”(从此 , “国色天香”成了牡丹花的雅号) , 唐玄宗十分喜欢这两句诗 , 一次曾开玩笑地对杨玉环说:“妆镜台前 , 宜饮以一紫金盏酒 , 则正材之句见矣 。”贵妃醉脸 , 意思是说贵妃醉酒后 , 脸庞就象牡丹一样娇艳动人 。
孙寿愁眉:孙寿、是东汉梁冀的妻子 。愁眉 , 细而曲的眉 。《后汉书-梁冀传》中讲梁冀的妻子“色美而善为妖态 , 作愁眉、啼妆、堕马髻、折腰步、龋齿笑 , 以为媚惑 。”折腰步 , 是不是就是现代人讲的猫步?龋齿笑 , 应该就是假装牙疼 , 可能是捂着腮帮 , 哭笑不得的那种媚态 。这孙寿确实够妖精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