揭末代皇弟溥任的百年沧桑两怪癖曝光

“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 。”清明节刚过没几天,2015年4月10日下午3时,已近“白寿”之年的溥任,因病在京城一座旧宅院悄然病逝,享年97岁 。
对于世人来说,在社会活动中罕见露面的皇弟溥任,多少有一种神秘感 。伴随末代皇弟溥任(又名金友之)的病逝,这位末代皇帝溥仪的四弟,以溥仪兄弟四人中硕果仅存的历史人物身份——换言之,为爱新觉罗宗谱明确记载的末代皇族的醇亲王载沣这一脉直系“溥”字辈,画上了最后一个句号 。
曾任四十载小学老师
【揭末代皇弟溥任的百年沧桑两怪癖曝光】溥任外形酷似大哥溥仪,年纪却比溥仪整整小了一轮 。1918年9月21日,溥任在什刹海边的醇亲王府内的“直方斋”降生,他那同父异母的大哥——溥仪,早已从紫禁城内末代皇帝的金銮宝座上“逊位”,达七年之久 。溥任作为溥仪的四弟,却并非与溥仪一母所生,与溥仪、溥杰是同父异母的兄弟 。溥仪和溥杰为载沣的嫡福晋瓜尔佳氏所生,而溥任则是侧福晋邓佳氏所生,邓佳氏总共生下了两子、四女 。
新中国建立,溥任协助父亲载沣带头支持新中国建设,积极认购国债,还分数次将醇亲王府中珍藏多年的文物以及多部珍贵古籍,譬如珍贵的钦定殿本《二十四史》、《清实录》、《大清实录》、《大清会典》、《爱新觉罗宗谱》等上千册原版古籍善本,无偿捐献给北大图书馆等部门,又把珍藏多年的醇亲王金印,毅然献给国家历史博物馆 。
溥任万万没想到,1951年,当父亲载沣赴七弟载涛家吃完“菊花锅”之后,突然感冒发烧,随即诱发尿毒症在2月3日去世 。然而,溥任并没有中辍教育事业,继续以校长的身份,接办竞业小学 。1957年公私合营时,溥任将竞业小学连同所有房地产上交给国家 。然而,他却没离开教育事业,相继在西板桥小学、厂桥小学教书,又曾一度兼任学校的财务人员,由此度过了近四十年教书育人的普通教师生涯 。溥任以微薄的工资——每月五十八块钱,养活着五个子女 。直到年近七十岁,溥任才恋恋不舍地在厂桥小学的工作岗位上光荣退休 。
生活中一贯低调的皇弟溥任,向来闭口不谈皇家往事 。然而,退休后,竟痴迷于研读史书,尤其遨游于晚清历史研究之中,且屡有心得问世 。历经数年考证,溥任精心整理了父亲载沣所著《使德日记》,又先后在《燕都》等杂志发表了诸如《醇亲王府回忆》、《清季王府于饮食医疗偏见》、《晚清皇子生活与读书习武》等一系列颇有历史价值的文史资料 。
“皇弟”也有怪癖好
沿袭前辈所好,溥任素喜欣赏古玩、字画,却从没参加过什么“拍卖” 。熟悉溥任之人,都素知其山水绘画,落笔大有古风,书法尤工楷书 。暮年,他更勤于挥毫动笔 。笔者一次前去拜访时,他正低头专心绘画,见我走进屋,随即微笑着抬起头,自谦地说:“哎,我这称不上绘画,只是临摹而已 。要说画得好的话,还得说是我二哥溥杰 。”溥任虽谦逊,然而其书画先后在日本、韩国、香港以及新加坡、马来西亚举办过展览,颇受海外华侨欢迎 。
有人评价他是个“怪人”——怪人难免自有怪癖 。外人鲜知,溥任确有两个“怪癖” 。一是,出门骑车一趟,必到书店浏览一遍,买书之后才肯归家,不然不算出门 。二是,大凡走出街门遛弯儿,总低头留意脚下,每见路上有石头,无论什么样必弯腰拾起,揣在手里琢磨没完 。见此,街坊有人开玩笑地说,四爷,您是在练腰功吧?也有人不解地询问,四爷什么宝物没见过?怎么迷上普通的破石头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