揭秘:历史上的诸国与贵族季孙氏有什么关系?

说起东夷诸国 , 不得不提淮夷诸稽国(见诸稽国篇) , 提到诸稽国 , 更不得不提大彭国(今江苏徐州一带 , 见彭国篇) 。据《史记·楚世家》记载 , 陆终有六子 , 其中第三子为彭祖 , 彭祖得封彭地 , 建立大彭国 。传说“彭祖八百岁” , 即大彭国存在了八百年 。在这八百年大彭国历史中 , 大彭国得到了空前发展 , 并分裂出两个国家 , 一个是豕韦国(今河南滑县一带 , 见韦国篇) , 一个就是诸稽国 。这三个兄弟之国在夏商时期的淮夷地区非常强盛 , 对正统王朝形成了严重挑战 。直到商武丁时期 , 才被一举摧毁 。《国语·郑语》记载:“彭姓彭祖、豕韦、诸稽 , 则商灭之矣 。”意思是彭姓的大彭国、豕韦国和诸稽国 , 都是商武丁时期灭亡的 。其中诸稽国亡国后 , 国人分裂成两支 , 一支南下至浙江中北部 , 重建诸稽国;另一支则北上至今山东诸城一带 , 建立诸国 。
【揭秘:历史上的诸国与贵族季孙氏有什么关系?】“诸”的最早字形是“者” , 甲骨文分为上下两部 , 下面是“一堆篝火” , 上面是“一个架子” , 其形像为上古时期部落族人架火烧煮、聚众社交的真实写照 。后来金文把下部甲骨文衍变为“口” , 字义转化为“言说” , 变成了族人聚众烤火进行交流 , 即“围火而谈” 。随着语境的变化 , “者”的字义开始细分 , “者”下添“火”变成“煮”;“者”傍加“言”成了“诸” 。这便是“诸”的来历 。“战国越王者旨於睗(shì)剑”的剑身上刻有“者旨” , 即“诸稽”两字各取一半的最早写法 。
春秋时期诸国位于齐鲁莒三国交界之地 , 西周及春秋早期的诸国历史已经成了谜 , 史书中出场时已经成了鲁国的邑 , 据《左传·庄公二十九年》记载:“冬十二月 , 城诸及防 。”说得是公元前665年冬 , 鲁国开始在诸地和防地筑城 。杜预注:“诸、防 , 皆鲁邑 。”这个诸地即诸国故地 , 也就是说 , 诸国至少亡于前665年 。而《左传·文公十二年》又记载:“季孙行父帅师城诸及郓 。”说得是公元前615年 , 鲁国的季孙行父(季文子)帅师到达诸地 , 开始筑造诸城和郓城 。这说明在时隔50年后 , 诸城成了季孙行父的食邑 , 因诸城是季孙行父重建的 , 故后人称诸城为“季孙城”或“行父城” 。我们都知道 , 春秋中晚期 , 鲁国有孟孙氏、叔孙氏和季孙氏三大家族 , 史称“三桓” , 显赫一时 。而“三桓”中实力最强者为季孙氏 , 开创“三桓”的正是这位季孙行父 , 他执政鲁国长达三十余年 。
到了春秋末年 , 据说越王勾践灭吴后 , 为北上争霸 , 一路广僻国土 , 疆域一度达到山东沿海的琅琊、诸城一带 , 还将国都迁往琅琊 , 估计这个时侯的诸邑已经沦为越国疆土 。最终越国北上图霸没能成功 , 疆域逐渐缩水 , 又退回到越国故地 , 这个时候的诸邑又转辗到了齐国的囊中 。诸国亡国后 , 国人以诸为氏 , 形成诸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