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些中层士族,主要是来自于江淮以北,虽然也往长江上游跑,但是落脚点与王谢士族不一样,这个阶层的人数比王谢这些士族多,但是政治地位相较王谢为低,同样也无法在建康附近落脚,也插不进吴郡这些本土士族的势力范围,咋办,唯有选择与首都建康不太远,同时又是在长江南岸比较安全的地方居住,于是,他们相中了京口晋陵一带,也就是现在的江苏镇江、常州一带,就在这个地方定居下来 。后来此地发展繁盛,都是得力于这种流人的力量,
关于这个,《宋书-州郡志一》里有详细记载,“南徐州刺史,晋永嘉大乱,幽、冀、青、并、兖州及徐州之淮北流民,相率过淮,亦有过江在晋陵郡界者 。晋成帝咸和四年,司空郗鉴又徙流民之在淮南者於晋陵诸县,其徙过江南及留在江北者,并立侨郡县以司牧之 。”
京口晋陵这些淮北来的流人,一个重要的特点,就是民风彪悍,武勇善战,战斗力很高,可以看做武人集团,著名的北府兵、宋齐梁三朝的皇族,都是来自这一集团 。
刘裕、萧道成、萧衍凭借军功、军权先后称帝,表示皇权由两晋时的中土一流士族集团所有,转入了次等士族,拥有武力的淮北流民集团手中 。
下层阶层,属于长江以北的低等士族以及一般的庶民,这些人中,也有一些人跑到了长江下游地区,由于没有啥势力,他们大抵分散杂居于本土吴人势力较大的地区,本来人数就少,社会地位又低,所以无法形成强大的集团,无法与当地吴人相抗衡,于是逐渐和吴人通婚,同化了,陈朝的开国皇帝陈霸先,就属于这类人 。
下面再说说往长江中上游跑的,这些人主要是来自南阳和新野的上层士族,虽然是上层士族,但是政治社会地位比以王谢为代表的洛阳士族阶层要差很多,所以他们选择了往长江中上游跑,中上游也有落脚的好地方,就是江陵、南郡一带,这个地区,距胡人势力较远,江陵又是长江中上游的政治中心,所以对有一定政治抱负的这类士族来说,这一区域,是落脚的好地方 。
南北朝著名诗人,文学家庾信,庾氏家族,就是这类人的代表 。
往长江中上游的跑的,还有两类人,一类是原居住在南阳新野的中层士族,另一类是侨居雍州的雍、秦流民,这两类人都不约而同的在一个地定居下来,就是雍州治所襄阳,由于这些人素有武力,于是在雍州,逐渐形成了一个由中层士族和流民构成的强大武人集团,一个典型的例子就是,南齐东昏侯萧宝卷无道,萧衍作为雍州刺史,利用了雍州本地的武人集团,推翻了萧宝卷,夺得了南齐的政权,建立了梁朝 。以上就是两晋南北朝时期人口迁徙的简单过程,至于留在故土,没有迁徙逃难的北人,是怎么纠合宗族乡党,屯聚堡坞,据险自守的,由于时间关系,没法细说了 。
至于南北朝的士族情况,只能简单介绍一下了 。
按照《新唐书-柳冲传》的记载,“过江则为“侨姓”,王、谢、袁、萧为大 。东南则为“吴姓”,朱、张、顾、陆为大 。山东则为“郡姓”,王、崔、卢、李、郑为大 。关中亦号“郡姓”,韦、裴、柳、薛、杨、杜首之 。代北则为“虏姓”,元、长孙、宇文、于、陆、源、窦首之 。“虏姓”者,魏孝文帝迁洛,有八氏十姓,三十六族九十二姓 。八氏十姓,出于帝宗属,或诸国从魏者 。三十六族九十二姓,世为部落大人 。”
值得注意的是,这里提到的姓氏,是唐朝排出来的,不是南北朝排的,但是这些姓氏都是从南北朝过来的,在南北朝时期,这些姓氏也依然是一等大族,我们一个个说 。
首先,过江则为“侨姓”,王、谢、袁、萧为大,这四个姓就是琅邪王氏、陈郡谢氏、陈郡袁氏和兰陵萧氏 。
- 日本天皇的祖上丰臣完子的身世之谜?
- 历史上3大未解之谜,其中一个慈禧太后有关
- 不敢相信!三国美女貂蝉的真实姓名土到掉渣
- 揭秘:历史上小公主去世竟让唐太宗一个月不吃饭
- 盘点:唐朝历史上唐太宗李世民的那几个老对手
- 刘彻登基之谜:为何汉景帝的废太子刘荣会自杀
- 揭秘唐太宗如何将隋朝皇后母女一同抱入怀中
- 抗皱紧致护肤品排行榜,海蓝之谜第三,第一采用最前端科技
- 光绪爱妃珍妃容貌之谜:光绪为何独对珍妃专宠?
- 唐太宗最爱的那个女人武则天连边都沾不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