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时期的神秘隐士水镜先生:高人中的高人!

三国时期在我国历史上可谓一个风云变幻的时代 , 一部名著《三国演义》便描绘了不知多少的人物 。这其间既有帝王将相 , 也有才子佳人;既有文臣武将 , 也有英雄豪杰;既有当世名人 , 也有山野之士 。真可谓群星璀璨 , 正如小说作者在开篇所列的词句:“滚滚长江东逝水 , 浪花淘尽英雄 。”
在这浩瀚的群星中 , 却有一位出场不多的人物 , 全书着墨也很少 。如果对整部小说加以回顾和品味 , 你就会开始对这个人物渐渐产生深刻的印象 。这位人物就是我们这篇文章将要讨论主人公---三国时期的神秘大隐水镜先生司马徽 。
在全书一百二十个章回中 , 司马徽是在第三十五回《玄德南漳逢隐沦单福新野遇英主》中才出现的 。当时刘备被荆州刘表收留后 , 驻守于新野 , 但被荆州本土势力的代表蔡瑁所猜忌防范 。蔡瑁设计招刘备赴会襄阳 , 却欲暗中加以陷害 。在荆州另一位谋士伊籍的提醒下 , 刘备及时匆匆离宴冲西门逃去 , 演出了一段马跃檀溪的传奇故事 。这位后来蜀汉政权的创立者就是在马跃檀溪之后 , 邂逅了给他后半段人生以精彩指点的水镜先生 。
根据小说的介绍 , 水镜先生司马徽字德操 , 颖川人氏 。小说对水镜先生的外貌描写也非常精炼 , 就八个字“松形鹤骨 , 器宇不凡”;对水镜先生的住处草堂也略加描写 , “架上堆满书卷 , 窗外盛栽松竹 , 横琴于石床之上 , 清气飘然 。”关于水镜先生 , 整部小说就这么多描写 , 却活脱脱将一位隐士高人的形象尽显于读者面前 。刘备于马跃檀溪脱险之后不期路过水镜先生的庄上 , 于是当时历史上的两位显隐代表人物开始了他们之间的第一次人生交集 。
两位人物的交谈重点是围绕着人才展开的 。在此之前 , 刘备认为自己的集团人才济济 , “文有孙乾、糜竺、简雍之辈 , 武有关、张、赵云之流” , 之所以事业不济 , 盖因于时机不济 。可见 , 刘备为匡扶汉室的大业颠簸了大半辈子 , 却还连门都没摸到呢 。水镜先生则在一个更高的角度指出了刘备所缺的是经纶济世之才 。在分析了一套“天命有归”、“龙向天飞”等盖应在将军身上的所谓传统天人合一伦理之后 , 水镜先生直接向刘备道出了一个人才方案“伏龙、凤雏 , 两人得一 , 可安天下” , 甚至告之以行动方案“今天下奇才 , 尽在于此 , 公当往求之” 。当刘备欲进一步详询时 , 水镜先生却一个劲地说“好!好!” , 劝刘备早点休息 , 因为天色已晚了 。但见高人讲话一向点到为止 , 就是不一样啊!
当晚 , 刘备就夜宿于水镜先生的庄上 。肯定是因为疑惑于白天和水镜先生的谈话 , 晚上竟一直难以入睡 。当晚半夜还有人拜访水镜先生 , 并隐隐约约有谈话 , 撩拨得刘备一晚都如坠云雾 , 以为是伏龙或凤雏到了 。这一幕在《三国演义》连环画中的《马跃檀溪》一册中也有讲到 , 因为是描述夜晚 , 有那么两页画面黑乎乎的 , 这在全套《三国演义》连环画四十八册中非常少有 。所以水镜先生很早就在我心中留下深刻印象 , 恐怕这也是其中一个重要原因罢 。
【三国时期的神秘隐士水镜先生:高人中的高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