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无才无能成为皇帝,在祭天大典时被父亲诅咒

在选择太子的道路上,乾隆发现了一个“奇怪”的定律,一个让他痛哭流涕、伤心欲绝的“铁血定律”,那就是:只要他想立谁当太子,这个儿子就肯定会死!在死了两个嫡子、冤枉死自己的皇长子后,乾隆想立皇三子 。结果这个念头刚一出来,皇三子就死了;后来,乾隆又动起了立皇五子的念头,结果,这个主意还未酝酿成形,皇五子也死了 。
虽然乾隆的儿子多,但也架不住这样接二连三地“挂”啊!何况,这么多白发人送黑发人的事情,乾隆哪受得了啊,所以到了最后,他干脆不想了,再也不提了 。可不想提的事情,也必须要提 。转眼间到了乾隆三十八年(1773年),乾隆63岁了,这个垂暮的老者要是再不立太子,就来不及了 。但是,立谁呢?
要知道,在乾隆强大的“诅咒”下,17个皇子,活在世间的就只剩下6个了 。除了年龄太小、过继给兄弟们的皇子,可供选择的皇子也就3个而已,分别是皇八子永璇、皇十一子永永瑆、皇十五子永琰 。
前面有两座大山,自己也不招父皇待见,永琰觉得一点机会也没有 。但是,永琰之所以能够胜出,完全是造化弄人,按照他自己的话说:不是自己太厉害,而是对手们太无能 。
第一个无能的对手就是永璇 。要知道,在储君的争夺战中,永璇拥有很大的优势:第一,他在幸存的兄弟中居长,年龄最大;第二,他不仅聪明绝顶,而且诗词歌赋样样精通,绝对是一个合格的接班人 。虽然优势明显,永璇的缺点也同样惊人—此人一副“公子哥”的派头,天天不务正业,也不喜欢上班,就喜欢在家里啃老 。
要知道,根据清朝的规定,皇子们必须自食其力,要去各个衙门上班 。当然了,毕竟是皇子,不管能力问题还是政治问题,都不能做重要的工作,只能干一些鸡毛蒜皮的事 。虽然是闲职,也要保证“钱多、事少、离家近”这一基本准则,而且弹性也大,想来就来,想走就走,没有什么组织纪律性 。
话虽如此,但在皇帝关注或等着消息期间的工作,还是要尽职尽责、尽善尽美的 。可永璇呢?
有一次,北方大旱,为了让老天爷下雨,国家就得举行仪式,准备老天爷爱吃的猪头、羊头,全力“祈雨” 。刚开始是老百姓祈雨,这些人面子小,当然求不来;紧接着,各级官员轮番上阵,但大家的面子也不够,还是不下雨;于是,皇帝的儿子们出场了;当然,如果还求不到雨,只能皇帝自己赤膊上阵了 。
永璇要是把这件事情办好了,既能替父亲分忧,又能够替百姓祈福,更能增加自己冲击太子之位的砝码,可谓一举三得 。但就是这样一件极其简单的事情,却被永璇搞砸了 。
祈雨是一件无比神圣、庄严的工作,而且仪式很多 。可以想象一下,在暴晒之下衣冠楚楚地站半天,各种自虐似的程序、仪式一个接着一个,根本停不下来,这得需要一颗多么强大的心脏 。很显然,永璇没有这颗心脏,他更讨厌这种自虐的感觉 。过了一会儿,永璇见万里无云,一时怒由心生,把祈雨祭文一扔,扬长而去 。
【他无才无能成为皇帝,在祭天大典时被父亲诅咒】乾隆知道这件事后,他的反应可想而知 。为此,乾隆没少训斥永璇,后来也懒得管了,对这个儿子彻底死心了 。
第二个无能的对手就是永瑆 。如果说永璇是一个纨绔子弟,那么永瑆正好相反,简直就是一个大文豪、大艺术家,更是一个著名的书法家 。永瑆的书法造诣到了什么境界呢?可以说,数遍大清300年历史,如果说永瑆是第一,恐怕有点名不副实,但前五名肯定有永瑆的一席之地 。可惜永瑆有一个争风吃醋的妈,动不动就闹着削发为尼,乾隆愤怒无比,最后把她打入冷宫,甚至老死不相往来 。子凭母贵,有这么一个妈,永瑆这辈子就算完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