揭秘:唐朝诗仙李白的断子绝孙之谜

据现有的资料我们已经知道,李白一生共有三个孩子,分别是:原配许氏所生的一男一女,儿子叫李伯禽,女儿叫李平阳;东鲁一女子所生的男孩,名叫李颇黎 。
那么,李白这三个孩子的结局是怎样的呢?我们接着来看 。
按照有关资料分析,李白在被捕入狱以及长流夜郎时,李伯禽和李平阳应该都还在东鲁 。因为李白在被关进浔阳监狱时,曾做过一首《上崔相百忧章(时在浔阳狱)》,其中有这么一句“星离一门,草掷二孩 。”就是说他在遭遇流放上路之时,子女都还在东鲁 。
后来李白遇赦回到江夏,在《门有车马客行》中也提到说“呼儿扫中堂,坐客论悲辛 。”意思就是让儿子打扫院落和中堂,便于和客人说话 。这个儿子或许就是李伯禽 。
此外,李白在去世的前一年,也就是公元761年,在《游谢氏山亭》一诗中同样提到“醉罢弄归月,遥欣稚子迎 。”意思就是说,大醉之后趁着月色回家,老远就看到儿子在家门口等我,十分欣慰 。可见在李白去世前,李伯禽一直都是在身边陪伴他的 。
网络配图
至于李平阳,她的结局是很明确的,魏颢在《李翰林集序》里说了,“女既嫁而卒”,就是说出嫁后不久就死了 。至于李颇黎,一直再也没有消息 。
李白是在当涂去世的,李伯禽或许一直就待在父亲身边,后来也就定居在了当涂,过着布衣的生活 。公元792年,在李白去世三十年后,李伯禽也在当涂去世了 。他有一子两女,儿子年轻时出游,不知所踪;两女嫁于当地农民,一为陈云之妻,另一为刘劝之妻 。
公元817年,也就是李白去世近六十年后,宣歙观察使范传正打算为李白重修墓地 。因为他的父亲范伦和李白是好友,他在读父亲留下来的诗文时,发现其中有一首记述了和李白在浔阳喝酒的事,范传正觉得有责任为这位大诗人做点什么 。于是就开始寻找李白的后人,找了三四年,终于找到了他的两个孙女,就是前文提到的李伯禽的两个女儿 。
于是,范传正就和她们交谈了起来,并透露出想为李白重新修墓,重新撰写墓志的事情,希望两位孙女能够提供一些李白家族的资料 。她们翻箱倒柜,仅找出了几张残破不全的纸张,上面有李伯禽留下的数十行潦草的家族记录 。虽有缺失,但也十分珍贵,为范传正重新撰写墓志提供了重要依据 。
李白去世的时候,埋葬在当涂县的龙山,可李白一直都十分向往当涂的另外一座青山,因为这青山是李白十分仰慕的南朝诗人谢灵运曾经读书的地方 。所以范传正就征询李白两位孙女的意见,她们说我们没有钱,无权又无势,只希望能够满足我们祖父生前的愿望,把他迁葬到青山就好 。于是在范传正的主持下,李白墓于公元817年正月二十三日,从龙山迁到了青山 。
网络配图
同时范传正很同情李白的这两位孙女,想帮她们改嫁给当地的士族,结果遭到了拒绝 。她们说:“夫妻之道由天命所致,两个人结为夫妻,这是上天所命,也是一种缘分 。我们在贫困的时候,不得已嫁给了农民,但总不至于仗着我们祖上的门荫改嫁到一个豪门去 。即便我们嫁到豪门,苟且偷安,又有什么面目去见九泉之下的祖父呢?”
范传正听后很是感动,就为她们免除一些徭役和赋税,减轻了一些经济上的负担 。
公元843年,也就是在范传正为李白迁葬的二十六年后,文人裴敬到当涂来拜谒李白的墓碑 。裴敬的曾叔祖裴旻是唐朝著名的剑术家,唐文宗时,和李白,张旭并称“唐代三绝”,李白的诗、张旭的草书、再就是裴旻的剑 。据记载,李白曾跟其学剑 。
正是这样一段因缘,裴敬才专门来拜谒李白的墓碑 。当时当地人告诉他,李白的孙女至少有五六年没来扫过墓了,可能也已经去世了 。此时距离李白去世已经八十多年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