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朝第一名妓赛金花:传奇女子有着怎样的身世?

【清朝第一名妓赛金花:传奇女子有着怎样的身世?】 赛金花是近现代史上颇有争议的人物,她集名妓、公使夫人于一身,一生历经了八国联军侵占北京、民国建立和日本侵略中国等重要历史时刻,她的年龄、籍贯、经历等等留给后人一个个难解之谜 。赛金花生前既已众说纷纭,死后身影更显光怪陆离,以至于20世纪30年代史学界、文艺界、新闻界掀起了一股“赛金花热” 。赛金花在晚清众多的名妓之中,赛金花应该是最具传奇色彩的一个,除了名列“清末四大谴责小说”的《孽海花》,还有多部笔记和小说涉及她的故事 。
说起赛金花,其传说的大致脉络是:其初名为傅钰莲,又名彩云,江苏盐城人(一说为安徽人),约生于1872年 。幼年被卖到苏州的所谓“花船”上为妓 。光绪十三年(1887),适逢前科状元洪钧回乡守孝,看到了彩云,一见便不能割舍,几天以后就把她娶回家做了三姨太 。洪时年四十八岁,傅彩云年仅十五岁 。不久,洪钧奉旨为驻俄、德、奥、荷四国公使,其原配夫人畏惧华洋异俗,遂借浩命服饰给彩云,命她陪同洪钧出洋 。彩石凭着她天生的交际才能和东方女性的温柔,在欧洲的上层社会出尽了风头 。有了这样的经历,她怎么也算是出过远门,见识过外面的花花世界(甚至拜晤过维多利亚女王与威廉皇帝) 。光绪十六年(1890),洪钧回国,三年后病逝 。1894年,傅彩云在送洪氏棺柩南返苏州途中,潜逃至上海重操旧业,改名曹梦兰 。她的生意非常兴隆,每天都是车马盈门,直到有一天一个叫钱润身的常客暴死在她的卧房,她为了躲避官司北上天津,改名赛金花 。后来她靠着户部尚书立山的关系来到京城,在高碑胡同开起了风月场所 。正如陈宗蕃《燕都丛考》记载:“自石头胡同而西曰陕西巷,光绪庚子时,名妓赛金花张艳帜于是 。”
不过促成赛金花再次成名的却是庚子事变 。据说八国联军打入北京,慈禧携光绪帝仓皇西逃 。赛金花因为懂得一些洋泾浜的德语,在欧洲时就与联军总司令瓦德西相识 。值此危难之际,赛金花挺身而出,与瓦德西据理力争,劝其统率的联军少侵扰百姓,辛丑和议之成,也多得益于她,因此京城人对她多有感激,一时之间“九城芳誉腾人口,万民争传赛金花”,并尊称其为“议和人臣赛二爷” 。这类传说是赛金花故事中最引起争论的地方 。从历史上看,出生于1832年的瓦德西时年已六十八岁,似乎不大可能与赛金花有什么私情可言 。不过,在北京众多的娼妓当中,知晓德语的确可以使赛金花脱颖而出,为“结与国之欢心”提供方便 。至于赛金花是否对《辛丑和约》发生过作用,史实上无据可查,不过民间叙事却是另一回事了 。
光绪二十九年(1903),赛金花在北京因虐待幼妓致死而入狱,解返苏州后出狱再至上海 。这时的她已经三十出头了,再难与昔日的光彩相比 。在她快四十岁时,嫁给了以前认识的一位恩客魏斯灵,她回到北京,住在前门外的樱桃斜街,1918年才正式嫁给魏斯灵 。平静的日子才过了五年,魏斯灵就因病去世了 。几十年的折腾,赛金花已垂垂老矣,遂心系青灯古佛,然而嗜食鸦片的毛病最终使其家道败落,只能靠接济为生 。据说张学良将军、赵四小姐、徐悲鸿、齐白石、李苦禅等知名人士都接济过赛金花 。时任山东省主席的韩复榘,见到年老色衰的赛金花后大为失落,留下一点钱就走了,赛金花则诗曰:“多谢山东韩主席,肯持重币赏残花 。”1936年11月,一代名妓因生活穷困潦倒,病死于北京 。
赛金花是近现代史上颇有争议的人物,她集名妓、公使夫人于一身,一生经历坎坷 。那么赛金花到底是何方人士,成为大家首先关注的焦点,但至今仍众说纷纭 。清末文人曾朴在《孽海花》中说她是江苏盐城人 。曾繁的《赛金花外传》和柯兴的《清末名妓赛金花传》都说她是休宁人,姓赵,父亲是一位抬轿的轿夫 。但因家贫,卖给苏州养“瘦马”的了 。而北大教授刘半农及其学生商鸿逵编着的《赛金花本事》里则指她是徽州人 。而新有一种说法,则认为其“出生于安徽黟县二都上轴村,原名郑彩云,祖父在苏州开当铺,父亲郑八哥只身跑到苏州继承家业 。后母亲亡故,祖母将她接到苏州萧家巷,由于家业逐渐萧条,加之祖父、祖母、父亲相继亡故,彩云被家中下人诱卖到妓院,身世凄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