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代宦官史上的奇迹,五个第一的童贯

【中国古代宦官史上的奇迹,五个第一的童贯】中国的宦官历史可谓源远流长,虽然历朝对宦官的称呼不尽相同,宦官群体的影响力也千差万别,但是宦官彻头彻尾的奴才身份始终是改变不了的 。不过由于经年累月的与皇帝打成一片,较之廷臣宦官更容易取得皇帝的信任,难免被赋予行政或军事权力 。在北宋末年徽宗赵佶统治的二十年中,中国历史上最为声名狼藉的奸臣们沉渣泛起,诸如蔡京、童贯、高俅、杨戬、王黼、蔡攸、梁师成、李彦、李邦彦、朱勔等等或斗或合朋比为奸,这些货色构成了一道诡异莫测的黑色风景线 。大宦官童贯就是这其中的最为“优秀”的一员 。
一、空前绝后的五个“第一”
虽然宦官的黄金时代还要等到稍晚一些的明朝才能到来,但是即使是贵为“九千岁”魏忠贤还是没能逾越拥有宦官历史上五个第一的童贯;那么童贯有怎样的记录呢?童贯是中国历史上握兵时间最长的宦官;是中国历史上掌控军队最大的宦官;是中国历史上获得爵位最高的宦官;是中国历史上唯一一位被册封为王的宦官;中国历史上第一位代表国家出使的宦官 。
毋庸置疑的这五个第一,个个都是沉甸甸毫无水分的 。兵者(兵除了指代战争之外,当然还掌控军队的意思),国之大事,死生之地,存亡之道 。纵观古今,兵权向来是权力的最核心;汉武帝刘彻即位之初处处受到掣肘的一个最重要的原因就是,能够调动军队的虎符被其祖母窦太皇太后所控制 。一个无血缘关系保障的外人长时间地掌控大规模的部队是不可想象的,在宋帝国时期尤其不可想象 。童贯的掌兵记录固然是宋徽宗赵佶的信任有加,他的权倾朝野自然不在话下 。再看看秦国兵士在军功授爵的激励下创造了怎样的奇迹和辉煌,何况在异性不封王的政治传统下多少人止步于公爵,但是童贯却博得了这个无以复加的王爵荣耀 。汉代张骞和苏武的故事之所以受到千古传诵,其原因就是作为国家形象代表的他们忠肝义胆不辱使命,尽管童贯只是副使身份,但是这份荣誉也是得来不易的 。在将近二十年时间里,童贯是宋帝国的骄傲与荣耀,代表着相当一部分人的光荣与梦想;作为宦官,集兵权和各种荣耀于一身的童贯,足够让前辈高力士和后生魏忠贤相形见绌了,千真万确的空前绝后了 。
二、童贯的发迹历史
快到二十岁才净身的童贯,身材魁梧高大皮骨强若钢铁、二目炯炯有神颌下生有胡须,一派气宇不凡 。他入宫之初拜曾在西北边境监军多年并有些战功、神宗朝有名的宦官李宪门下 。虽然童贯粗通文墨随后又跟着李宪经营边陲颇有些功劳,但是进宫已20年的童贯始终没有出人头地仍旧默默无闻 。
童贯的发迹有两个因素,首要的就是轻佻浪漫的宋徽宗赵佶的即位,能疏财出手十分慷慨大方、对天子身边妃嫔、宫女和近臣实施贿赂的童贯很快被委以内廷供奉官(皇宫采购供应部部长)职务派往杭州设行馆收罗文玩字画 。然后他就遇到了蔡京 。蔡京是他发迹的一个不可或缺的因素,据说蔡京把自己珍藏的王羲之的字帖和赵佶梦寐以求的周文矩《重屏会棋图》一并奉上 。从此徽宗对童贯另眼相看,不过童贯和蔡京从此也开始了狼狈为奸的媾和 。童贯的眼力和功夫超一流,杭州归来后童贯大力疏通为蔡京回京打通了关节,一年之内蔡京连升三级位居宰相 。蔡京投桃报李主政之后的一项重大举措就是推荐童贯监军西北去收复青海甘肃地区 。此役童贯表现低调、积极配合统兵将领们打了一连串漂亮仗,成功平息了西北部族的叛乱,并十分邀买人心地在庆功大会上收养了孤苦无依的阵亡将领的遗孤 。在这个曾经让一代名臣范仲淹折戟沉沙的西北地区,童贯的胜利不仅让宋帝国品尝了久违胜利的喜悦,还让童贯成为一颗极为耀眼的军事明星 。稍后童贯在西北接连的胜利使他成为了名副其实的帝国柱石 。每次得胜归来朝野上下英雄般的欢迎场面和如潮般的好评最终确立童贯在皇帝心中和帝国政界里坚不可摧的地位,以及于深受信任的蔡京在公然反对徽宗授予童贯“开府仪同三司”之后,被童贯弄得以太师致仕贬回杭州 。政和元年童贯晋升为检校太尉正式成为第一武官并以副大使的身份出使大辽,使得声望如日中天的童贯更进一步,声名当世无匹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