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密:世界佛教史上最伟大的翻译家到底是谁

中国乃至世界佛教史上,先后出现过许多优秀而杰出的翻译家,他们同时也是佛学大师、高僧;譬如东晋的法显,东晋后秦的鸠摩罗什,南朝的真谛,唐朝的玄奘、鉴真、义律、不空等 。那么,究竟谁是其中最伟大的一位?在我看来,非鸠摩罗什莫属 。他在佛学上的崇高地位和巨大影响,就等同于“中国史学之父”司马迁在史学(及文学)上的地位和影响 。
鸠摩罗什,出生于公元344 年,逝世于413年,原籍天竺(今属印度),生于西域龟兹国(今新疆库车),东晋后秦时期高僧、国师 。他翻译了大量佛经(总计达35部294卷),其中以《金刚般若波罗蜜经》、《摩诃般若波罗蜜多心经》、《维摩诘经》、《佛说阿弥陀经》、《妙法莲华经》等最为著名;尤其《金刚般若波罗蜜经》即《金刚经》堪称万经之母,是最著名、最伟大、水平最高、质量最好、影响最大的一部佛经 。
早在1600多年前,鸠摩罗什所翻译(其中还带着相当一部分再创作的成分)的《金刚经》,其思想和文笔竟然是如此准确、深邃、流畅、优美、简练、隽永,实在是令人赞叹不已 。在我看来,他不但是世界上最伟大的佛经翻译家,而且是古往今来、整个东西方国家的各种翻译家中最伟大的一位 。因为至今我还没见过一部像《金刚经》这样内容和形式、理论和语言结合得十分完美的翻译著作 。
在鸠摩罗什的一些传记文章里,人家这样评价道:“他是中国历史上伟大的高僧,是中国佛教史乃至思想文化史上一位非常杰出的人物 。”“他译出的佛经,在内容的表达、词语的应用等方面,都达到了前所未有的水平 。”“译文非常简洁晓畅,妙义自然诠显无碍,所以深受众人喜爱,而广为流传,对于佛教的发展有很大贡献 。”“中国之佛教由鸠摩罗什而面目一新 。”这些评价一点也不夸张溢美,而是非常客观中肯 。
我对《金刚经》的看法非常之好、评价非常之高,而且也已经背诵和研讨过数百次了 。去年11月在阅读《金刚经》整整100遍之后,我写了一篇体会《如是我闻》,现引用于此,供大家参考:
最早知道《金刚经》,那还是在中学上历史课时 。老师说,世界上最早的印刷品和书籍,就是1900年在甘肃敦煌莫高窟发现的一卷印刷精美的《金刚经》,它印制于中国唐朝咸通九年,即868年,距今有1100多年历史了,后藏于英国伦敦大英博物馆 。我去年去敦煌时,还特地就此事询问过当地的工作人员 。
《金刚经》全名为《金刚般若波罗蜜经》,是万千佛经之首、之母,并被称为中国古籍五大经[即《道德经》(即《老子》)、《南华经》(即《庄子》)、《易经》、《诗经》、《金刚经》]之一 。它先后有过多人翻译,但以鸠摩罗什的最好,唐玄奘次之 。唐玄奘以《般若波罗蜜多心经》翻译最好,《心经》被称为《金刚经》的压缩版、解释版、补充版,其实严格上说这是两部几乎完全不同的作品 。在这两者中,毛太祖更看好《心经》,认为《金刚经》太长,不合适流传;《心经》简短,比较好读,是最好的一部佛教文本 。其实不然,不管从哪方面说,《心经》又哪里比得上《金刚经》呢?这就说明,学问思想博大精深、堪称百科全书的毛太祖,在佛学方面的造诣亦略有不及 。
《金刚经》几乎涵盖了佛教一切最基础、最本源的理论和学说,融宗教、哲学、文学、文化于一炉,内容丰富广博,思想深邃睿智,画面精彩,形象生动,情节圆满,语言优美,文字整饬,流畅通达,浑然一体,朗朗上口,完全可以媲美于西方宗教的《圣经》、《古兰经》,哲学的《理想国》、《查拉图斯拉如是说》等一流顶尖名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