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也独孤,败也独孤:隋朝第一名臣的悲喜人生( 三 )


但正应了那句话,屋漏偏逢连夜雨!上柱国王世积因罪被杀,供词中牵连到了高颎 。朝臣中上柱国贺若弼、吴州总管宇文弥、刑部尚书薛胄、民部尚书斛律孝卿、兵部尚书柳述等上疏说高颎无罪,但隋文帝更加愤怒,下令将这些求情的人全部逮捕,因此朝臣中再无敢求情之人,最终高颎被免去官职,只保留齐国公的封号 。
不久后隋文帝在秦王杨俊的府邸举行宴会,高颎因邀也参加 。酒席宴间,高颎悲不自胜,泪流满面,独孤皇后也哭了,左右的也哭了 。隋文帝对高颎说道:“朕不负公,公自负也 。”,又对左右侍从言道:“我于高颎胜儿子,虽或不见,常似目前 。自其解落,瞑然忘之,如本无高颎 。不可以身要君,自云第一也 。”
没过多久,有人举报说,高颎的儿子对高颎说:“司马仲达初托疾不朝,遂有天下 。公今遇此,焉知非福!”隋文帝大怒,不辨真伪下令把高颎囚禁在内史省拷问 。此时司法部门又奏报了高颎别的事情,说曾有和尚、尼姑对高颎言明年国有大丧、皇帝过不了十九年等大逆不道的话 。隋文帝震怒,有司请求将其处死,但隋文帝饶他一命,将其贬为庶民 。
高颎刚当宰相时,他的母亲就曾劝诫他为官谨慎 。高颎也一直是这样的做的,谨小慎微 。当被免官为民时,他反而很高兴,认为自己逃过一劫 。却不想真正的劫难还在后边 。杨广即位后,高颎被封为太常,负责收集乐工和流矢的音乐 。此后他对隋炀帝奢靡的作风很不满,常与其他人议论,结果被人告发 。607年7月隋炀帝以谤讪朝政为由,将高颎、贺若弼等人诛杀,时年67岁 。高颎死后,天下惜之 。
高颎的一生可以说是“成也独孤,败也独孤”,当他卷入皇位争夺的旋涡中时,就已注定难逃一死 。唐初名臣魏征曾这样评价高颎:“颎有文武大略,明达世务 。及蒙任寄之后,竭诚尽节,进引贞良,以天下为己任 。苏威、杨素、贺若弼、韩擒等,皆颎所推荐,各尽其用,为一代名臣 。当朝执政将二十年,朝野推服,物无异议 。治致升平,颎之力也,论者以为真宰相 。”高颎为人谨慎,他一生的奇策密谋、损益时政的疏奏,全部被他销毁,因此世间罕有所闻 。
唐人杜佑也称赞高颎“功规萧(萧何)、葛(诸葛亮),道亚伊(伊尹)、吕(姜太公),近代以来未之有也 。”
【成也独孤,败也独孤:隋朝第一名臣的悲喜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