庆亲王奕劻堪称晚清第一贪与和珅贪婪级别不相上下

奕劻之贪财 , 在晚清无人可与其匹敌 , 堪称“晚清第一贪” 。1911年《泰晤士报》爆料称 , 庆亲王仅在汇丰银行一地的存款 , 就达到200万两之巨 。有清一代 , 奕劻之贪 , 与和珅不相上下 。
奕劻是满洲镶蓝旗人 , 爱新觉罗氏 , 乾隆第十七子永璘之孙 , 光绪的皇叔 , 1894年慈禧六十大寿时被封为庆亲王 , 又在1908年获授铁帽子王 , 世袭罔替 , 是清廷授封的最后一个铁帽子王 。1911年辛亥革命期间 , 奕劻当了6个月的首任内阁总理大臣 , 是决定清廷命运的关键人物 。
1884年(光绪十年) , 慈禧罢斥恭亲王奕訢 , 本无实权的奕劻因缘得接任总理各国事务衙门大臣 , 主持外交 , 并进封庆郡王 。次年设立海军衙门 , 受命会同醇亲王奕譞办理海军事务 。权位渐崇的奕劻因才能平平而庸碌无为 , 常为时人所暗讥 。
总理各国事务衙门改为外务部后 , 奕劻仍任总理大臣 。
【庆亲王奕劻堪称晚清第一贪与和珅贪婪级别不相上下】1903年 , 荣禄病死 , 袁世凯得知奕劻将到军机处任职 , 立即派亲信杨士琦给奕劻送去1张10万两的银票 。奕劻假意推辞 。杨士琦说:“宫保知道王爷不久必入军机 。在军机处办事的人 , 每天都得进宫伺候老佛爷 , 而老佛爷左右 , 许多太监们一定向王爷道喜讨赏 , 这一笔费用也就可观 。所以这些钱不过作为王爷到任时零用而已 , 以后还得特别报效 。”听了这番话 , 奕劻欣然收下了银票 。
奕劻果然如袁世凯所愿 , 入军机处任领班军机大臣 , 旋又管理财政处、练兵处事务 , 集内外大权于一身 。
奕劻做事 , 善于猜测慈禧风向 , “荣辱忽焉 , 皆在圣意” , 慈禧对其很信任 。与八国联军打过一仗之后 , 慈禧有些心灰意冷 , 日常政事由奕劻主持 。而奕劻则视袁世凯为最可信赖的人 , 时常向他问计 。奕劻、袁世凯两人的势力迅速膨胀 , 投靠奕劻父子、袁世凯门下成了不少人升官发财的捷径 。
武昌起义爆发后 , 举朝人心惶惶 。内阁总理大臣奕劻与协理大臣那桐、徐世昌(二人皆为袁党)第一个想到能挽回局势的 , 就是袁世凯 。而能说服载沣重新起用袁世凯的 , 也只有奕劻 。1911年10月14日 , 由奕劻提议起用袁世凯 , 那桐、徐世昌随声附和 。不久 , 袁世凯代奕劻为内阁总理大臣 , 重新组阁 , 奕劻改任弼德院总裁 。
影视中的庆亲王奕劻
此时载沣虽被架空 , 但毕竟还是监国摄政王 , 也是海陆军大元帅 , 拥有管辖调遣禁卫军之权 , 仍然对袁世凯构成一定的威胁 。为了彻底除掉这个障碍 , 袁世凯伙同奕劻 , 告诉隆裕、载沣 , “革命党太厉害 , 我们没枪炮 , 没军饷 , 万不能打仗 。”隆裕问:“可否求外国人帮助?”奕劻说:“等奴才同外国人说说看 。”过了两天 , 奕劻说:“外国人再三不肯 , 经奴才尽力劝说 , 他们才表示 , 革命党本是好百姓 , 因为改良政治 , 才用兵 , 如要他们帮忙 , 必使摄政王退位 。”在奕劻、袁世凯的哄骗之下 , 隆裕让载沣退出监国摄政王之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