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游记道具紫金钵盂简介它的最大功效是什么

《西游记》中的重要道具,是唐太宗李世民钦赐给御弟三藏法师路上化缘用的 。紫金是一种综合了金、铜、铁、镍(niè)等多种元素的合金 。俄罗斯是其主要产地,其余还分布在土耳其等国,但俄罗斯的紫金在世界上最为著名,尤其是俄罗斯地大物博,紫金矿藏非常丰富 。
紫金钵盂
《西游记》中的重要道具,是唐太宗李世民钦赐给御弟三藏法师路上化缘与饮水用的 。不过这似乎不是它的最大功效,当师徒四人经历了九九八十一难,到达西天大雷音寺时,如来应允了三藏经书,取经时如来佛祖的两个徒弟阿傩、伽叶索要好处未果时,送给唐僧的是无字经 。当孙悟空他们告到如来时,如来并不以为过,还说“不能让后代儿孙没钱使用 。”唐僧无奈便用唐王钦赐的紫金钵盂送给阿傩并许诺“奏上唐王,定相厚谢 。”才换取了那有字的真经 。因此这紫金钵盂功不可没!另外如来对弟子索要人事的态度也引人深思 。这一段也是原小说中很有趣的一笔 。
读者误读
【西游记道具紫金钵盂简介它的最大功效是什么】《西游记》写唐僧先从观音菩萨得佛祖所赐三宝,即锦襕异宝袈裟一领,九环锡杖一根,金、禁、紧三箍并咒语三篇;后又从唐太宗受通关文牒一通,紫金钵盂一个,供“途中化斋而用” 。这些都是唐僧取经上路必需的宝贝,第56回甚至说“通关文牒、锦襕异宝袈裟、紫金钵盂,俱是佛门至宝” 。最后金、禁、紧三箍依次各派了用场,锦襕异宝袈裟、九环锡杖在唐僧成佛后仍服用如故,通关文牒在唐僧取经回东后仍缴纳于唐王 。唯是紫金钵盂被作为取经的“人事”,送给了阿傩、迦叶,等于被佛祖没收了 。此书问世以来,读者几无不注意此一情节,而很少人不以这个紫金钵盂送“人事”的故事,是对西天佛国也贪求财贿的讽刺 。其实是绝大误会 。
阐述佛典
按佛教自初来中土,僧人托钵乞食,化斋为生,遂成传统 。因此,《西游记》写玄奘取经上路,唐王赠紫金钵盂,送一个饭碗,是极自然而合理之事 。唐僧“肉眼凡胎”,途中饥餐渴饮,也实在少不了它 。但在作者笔下,紫金钵盂的用处却不止于此,更在于它是一个绝妙的象征,以其被佛祖索要为“人事”,在讽刺“人事”的同时,表达了佛教禅宗顿教“本来无一物”之义 。
这要从《西游记》写佛祖造经说起 。按书中所写,佛祖造真经三藏,分“白本”、“有字”两种 。“白本”即“无字真经”,因是“空本”之故,可以“空取”即不须“人事” 。唐僧等第一次所取,即是此种本子 。虽然唐僧等以为“似这般无字的空本,取去何用”,并指“阿傩、迦叶等索财不遂,通同作弊,故意将无字的白纸本儿教我们拿去”,但那是他们尚未“九九归真”时残存的“迷人”之见,或其高明终不如佛祖处 。而佛祖说“白本者,乃无字真经,倒也是好的”云云,似轻描淡写,其实最堪玩味,是此书“悟空”的正义 。然而,佛祖同时说“他两个(按指阿傩、迦叶)问你要人事之情,我已知矣 。但只是经不可轻传,亦不可以空取”,并举了为赵长者家念经一遍“只讨得他三斗三升米粒黄金(折合公制单位为17万4千8百92.47克,4688.81两)回来,我还说他们忒卖贱了”之例,明告唐僧等非送“人事”不可以传经,并且后来也确实是唐僧送了紫金钵盂后才准其“换经” 。这就不仅使向来读者惶惑,认为佛祖也贪财好货,而且把他说“无字真经,倒也是好的”,也看作哄人的话,其实是被作者哄了 。
无字真经
《西游记》“三教归一”,大旨是一部写取经成佛的书 。其中佛中主禅,而按传统的说法,禅分南北宗即顿渐二教 。北宗渐教为唐释神秀所创立,主张通过念佛诵经、打坐参禅以体认佛性,渐修以成佛;南宗顿教为神秀的同学惠能所创立,其说以《坛经》为代表,认为渐修不可能成佛,主张“不假文字”,“直指人心”,“顿悟”以“见性成佛”,当然就用不着“有字的”经;而念经也就只成了愚人的事,所谓“迷人口念,智者心行”《坛经》 。《西游记》正是本南宗顿教之义,以孙悟空为顿悟的代表,一则写他听了菩萨说“悟空,菩萨、妖精,总是一念;若论本来,皆属无有”的话,即“心下顿悟”第17回;二则写唐僧也道“悟能、悟净,休要乱说 。悟空解得是无言语文字,乃是真解 。”第93回暗示“无言语文字”即“无字真经”,才是上乘大法,诸佛妙理的所在 。终至于由佛祖说出“白本者……倒也是好的”,其貌似轻忽,是以对唐僧等人,尚不足以悟此等妙理,而真实的意思却是“无字真经”才是最好的 。与对悟空的有关描写相参照,可知这才是作者本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