蓑衣渡战役是一个被吹出的神话吗江忠源将太平军全军覆没是真的假的

时至今日,网上有关太平天国的负面评价是越来越多了 。不过,在这个一百多年前的小小国度,有一位仁兄却让人挑不出什么道德上的毛病 。他就是南王冯云山 。
张爱玲说“出名要趁早”,而历史人物在早早博得美名后,也要趁早驾鹤西去才是 。冯云山因为早死,所以来不及干坏事,也就逃过了如今针对太平天国的网络暴力 。不过,冯云山身上也并非没有争议,那就是他死在了哪里?
史学界存在着两种说法——全州或蓑衣渡 。
其实,民国之前冯云山死在哪里已经成为一种常识——毫无疑问是在蓑衣渡 。
从湘系笔杆子留下的文字中我们得知:太平军在蓑衣渡遭到湘军鼻祖江忠源的伏击,冯云山因此中炮身亡 。
其实,冯云山的死亡地点本来不应该存在什么争议,说一千道一万,就算江忠源本人也没有人家太平天国自己人清楚吧?翻开李秀成和洪仁的自述,无不异口同声指出南王死在全州 。但谎言重复一千次就成为了真理,在湘军宣传机器的舆论攻势下,冯云山的尸身被江忠源一脚踩住,无人敢上前认领 。
毫无疑问,江忠源是湘军中的名将,但在蓑衣渡一战中,他的所谓战功就是个被吹破天的肥皂泡 。我们找来清方的奏报,看一看最初的记载是怎么说的吧?
太平军自广西金田起义,不断发展壮大,最后,小小的广西已经容不下这条蛟龙了 。于是,他们打算自全州入境湖南,进而开始席卷天下之旅 。蓑衣渡之战前,太平军正在围攻全州 。
话分两头,我们再说围剿太平军的清军绿营 。绿营在广西围剿太平军时,有两大主帅向荣和乌兰泰,全州之战前后恰好一死一病,清军因此群龙无首 。于是,有一个人站出来了 。不过,他不是江忠源,而是满人总兵和春 。和春当时刚刚被提拔为翼长,主抓全局 。他召集军中将领开会,商量下一步怎么办?
和春开口:全州只是个小城,分分钟被攻破后,长毛下一个军事目标肯定是长沙 。全州也就罢了,湖南省城要是有了危险,咱们可就要在皇上那里吃不了兜着走了 。
总兵秦定三举手发言:全州挨着湘江,若是从全州坐船,到长沙没几日的水程 。他在和春“还用你说”的白眼中继续补充:近日探子来报,长毛在全州外的湘江码头停了二百多号船 。
正在众人一筹莫展之际,湘军鼻祖江忠源开口了 。他是湖南新宁人,新宁距离全州并不远 。如今,自新宁驾车去全州,只要3个小时便可到达 。比起外省的将领,他更熟悉地形 。江忠源说:经过全州沿湘江向北十二里,有个地点叫作蓑衣渡,那里地势险要,江面比较狭窄,两岸都是参天古树,适合打埋伏 。不过,他遗憾的说:蓑衣渡的水非常深,无法在江底打木桩,阻挡船只 。他在和春“那你说个屁”的眼神中继续发言:过了蓑衣渡,沿湘江再往前走三水里,有个地方叫作水塘湾 。水塘湾的江水比较浅,在那里打上桩,就算发了大水长毛也别想坐船去长沙!
于是,水塘湾打桩这一光荣而艰巨的任务就交给了湘鼻祖江忠源 。
不久,太平军攻克全州,随即弃全州水陆并进沿湘江北上 。却见二百多条船行驶在湘江水面,浩浩荡荡,拉风之极 。船队刚刚到达蓑衣渡,只听一声炮响,蓑衣渡的西岸伏兵四起 。不过,这支部队的主帅不是江鼻祖,而是和春 。
原来,江忠源与和春先后来到广西“剿匪”并结识,他们一见如故,不顾上下级也不顾民族差距成为了好朋友 。江忠源早看出蓑衣渡的地形适合打埋伏,便拉了领导兼好友和春一起在这里阻击敌人 。至于为何只驻扎在西岸,客观原因自然是和春是个刚刚上任的翼长,指挥不灵其他军队,人家不愿意去;主观原因嘛,江忠源的老家新宁就在蓑衣渡西岸100多里外,他不想让太平军跑到他家去玩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