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古代改革家的下场都十分的凄惨主要的原因是什么

历史上成功的改革家对于古代政权来讲 , 无疑是最重要的人才 。他们无不拥有长远的眼光 , 为国家的发展做出了巨大的贡献 , 同时 , 谋福后世 , 推动历史进程 。然而 , 古代改革家的下场似乎都很凄凉 , 大部分改革家都潦草收场 , 甚至 , 死无全尸 。
吴起、李悝就是改革家不得善终的典型 , 他们都让自己的国家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 并使国家走向中兴 , 然而 , 他们的改革却触动了贵族阶级的根本利益 , 最终 , 难逃这些王公大臣的报复 , 其实 , 我们今天的主人公商鞅也不例外 。
商鞅墓 , 又名商君墓 。商鞅被车裂后 , 法家的后学者收殓商鞅的遗骨准备偷运回商鞅故里卫国安葬 , 在黄河德丰渡口被秦国守军截获 , 当地百姓与守军便将商鞅遗骨草草埋葬于附近的秦驿山之下 , 后来法家的后学者寻访至此为商鞅立了墓碑 , 上书“商君之墓” 。
身为春秋战国时期最有实力的改革家 , 商鞅并未逃脱变法家们难以善终的魔咒 , 甚至 , 在被处死后连全尸都没留下 , 真可谓“变得越狠 , 死得越惨” 。商鞅卫国顿丘(今河南省安阳市内黄县梁庄镇) 人 , 入仕之初 , 在魏相公输痤手下担任门客 。
喜欢历史的朋友都知道 , 这一时期的士大夫都喜欢养一批能力不凡的门客 , 让他们替自己效命 , 有点衙门请师爷的意思 。说起公叔痤 , 此人眼光独到 , 与商鞅第一次交流后便断定这人是奇才 , 必须重用 。
公叔痤临死前 , 将商鞅介绍给魏王:“虽然我命不久矣 , 但是 , 我门下的商鞅堪当大用 , 可以让他继续当丞相 。倘若 , 您不想用此人 , 那么 , 一定要干掉他 , 不要让他替其他国君效命 。”公叔痤事后回想 , 觉得杀掉商鞅对这个年轻人太不公平 , 于心不忍 。
于是 , 便将商鞅叫到病榻前 , 对其说道:“我向大王举荐你当下一任丞相 , 可你别高兴得太早 , 我还劝大王若不能任用你 , 便提前将你杀掉 。如果 , 你不想有杀身之祸 , 现在快逃走还来得及 。”商鞅微笑道:“相爷多虑了 , 大王如果不肯听你的意见任命我为丞相 , 又怎能听你的话除掉我呢?”公叔痤似乎预见了未来 , 哀叹道:“今后魏国要遭殃了 。”
事情果如商鞅预料 , 公叔痤死后 , 魏王果然没让商鞅顶替他的相位 , 但是 , 魏王也没有因为公叔痤一人之言除掉商鞅 。商鞅是个重情重义的人 , 为了报答自己的老上司 , 商鞅守在公叔家守孝三年 , 报答了老上司对他的知遇之恩 。三年一过 , 商鞅转身而去 。
此时 , 秦孝公刚刚继位 , 这位君王也是个有雄心壮志的明君 , 刚继位不久便写了一纸诏书 , 面向全中原求贤:“你是秦国人也好 , 是外国人也罢 , 只要你有办法促进秦国的发展 , 不妨来到秦国 , 我秦孝公许你高官厚禄 。”
还真别说 , 这招果然奏效 , 一时间天下名士皆远赴秦国 , 其中 , 就包括刚刚离开魏国的商鞅 。商鞅是个聪明人 , 自己的口才并不出众 , 根本无法在天下名士中脱颖而出 , 所以 , 商鞅想了个主意 。从秦孝公身边的宠臣景监入手 , 将财产送给此人当作礼物 , 换来面见秦孝公的机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