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秋战国时的公子们为何愿意去别国做质子?( 二 )


【春秋战国时的公子们为何愿意去别国做质子?】公元前266年,赵惠文王去世,秦国趁赵国政权交替之时,举兵攻赵,并连克三城 。赵国主政的赵威后因此向齐国求援,却被齐国要求以赵威后的小儿子长安君前往齐国作为质子 。赵威后溺爱幼子,执意不肯,被触龙劝谏,因此有《战国策》中的名篇《触龙说赵太后》 。在触龙的言语中,有一句为“父母之爱子,则为之计深远” 。出任质子,能够给予长安君在朝野极大的名望 。
由此可见,到了战国后期,质子邦交已经变成了两国协议的信物和质子本身积累名望的途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