崇祯死后都发生哪几件大事哪一件事的影响最大

今天趣历史小编给大家带来了崇祯死后的一些事情 , 欢迎阅读评论 。
1644年4月25日 , 农历三月二十九日 , 李自成率领起义军攻进北京 , 崇祯皇帝跑到煤山自缢身亡 , 历史称“甲申之变” 。也标志着大明王朝已经结束历史使命 , 虽然之后南明成立 , 但已经是另一种意义上的明朝了 。
崇祯皇帝上吊后 , 李自成进入北京 , 按常理说当皇帝是板上钉钉的事 , 但李自成在北京城并未呆很长时间 , 最后被迫撤离北京 , 这期间究竟发生了什么大事?崇祯皇帝死后 , 并未立即在中国历史上诞生一个王朝 , 而是发生了很多令人意想不到的事件 。
一降
李自成进北京 , 面对的敌人除了吴三桂以外 , 就是关外的清朝 。在李自成看来 , 清朝不会轻易入关 , 因为吴三桂毕竟是汉人 , 不可能投降清朝 。但越是想不到的事情 , 越容易发生 。
山海关历来是兵家必争之地 , 也是进出关里关外重要通道 。此关位于辽西走廓与华北平原的交界处 , 北依燕山 , 南濒渤海 , 是东北进入中原的门户 。山海关坐西朝东 , 有四个座城门 , 东门叫镇东 , 西门叫迎恩 , 南门叫望海 , 北门叫威远 。东西两座城门是关内与关外的通道 , 东北以外是关外 , 东北外的瓮城以及瓮城这外的东国城 , 是第一道屏障 , 南北两座城门则与长城相连
山海关是由明朝初年徐达所建 , 他在北齐长城的旧址上 , 修建连接山海关与嘉峪关的长城 。为了防止敌人从海上进攻 , 又在长城的入海口修建了宁海城 。明朝中期 , 戚继光又把长城向海上延伸 。经过明朝历代守边人的修建 , 山海关是明朝“九边”之中最稳固边城 。
皇太极从努尔哈赤手里接过皇权后 , 他在关外统治清朝17年 , 在这17年中 , 皇太极念念不忘的就是夺取山海关 , 因为只有夺取山海关才有望推翻明朝 , 入主中原 , 与明朝决一雌雄 。正是在这一战略构想下 , 皇太极发动松棉大战 , 并对松山、锦州、塔山、杏山等城的进攻 , 就是为了夺取山海关 。皇太极曾对属下说:“今不取关外四城 , 岂能克山海关乎?!”
皇太极占领锦州两个月时间里 , 他两次催促祖大寿给吴三桂写信 , 让吴三桂降清 。此时吴三桂应该是明末最重要的一支明军 , 因为吴三桂驻守的山海关、宁远一线 , 明朝给予其大量的驻守兵力 , 再加上他身边厉害的“关宁铁骑” , 其实力连皇太极都畏惧三分 。
此时吴三桂心情最为矛盾 , 在他心里投降皇太极是最终的打算 。1643年 , 皇太极亲自写信给吴三桂 , 劝吴三桂看清形势 , 早日归降:“大清国皇帝敕谕吴大将军:尔遣使遣尔舅祖总兵书 , 朕已洞悉 。将军之心 , 犹豫未决 , 朕恐将军失此机会 , 殊可惜耻 。我国自兴师征明以来 , 攻城略地 , 历有年所 , 明之将士 , 至今有立功名、保身家、全忠义者乎?非阵亡于我军 , 卿受戮于尔主 。军机一失 , 峻法随之 , 良将劲兵 , 殆将尽失 , 将军知此 , 可为昧于从事 , 蹈覆车之辙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