诸葛亮是第一位公示财产的高官:诸葛亮多少财产( 五 )


诸葛亮这类申报财产典型 , 不但三国时代推广不了 , 其他朝代也推广不了 。实行官员申报财产制度 , 在封建时代是根本不可能的 , 因为阻力重重 , 不可逾越 。历朝历代的最高统治者都不敢、不肯轻易一试 。
封建社会 , 朝廷内、官府中的皇亲、权臣、赃官 , 人数不多 , 却攫取了全国财富的大部分 。有的人富可敌国 。这些权贵人物 , 是绝对不会赞成财产申报制度的 , 他们是财产申报的最大阻力 。
这里可以举出两个例子 。
东汉外戚、大将军梁冀 , 据《后汉书·梁冀传》 , 一门之内 , 前后出了三位皇后 , 两位大将军 , 被封侯者七人 。“在位二十余年 , 穷极满盛 , 威行内外 , 百僚侧目 , 莫敢违命 , 天子恭己而不得有所亲豫 。”
梁冀败亡之后 , 没收的财物 , 拍卖所得“三十余万万” , 上缴国库 。朝廷有了这一大笔收入 , 财政状况顿时改善 , 于是宣布减免天下租税之半 。当梁冀在台上时 , 势焰熏天 , 百官无不畏惧他 , 连皇帝也被架空 。这样的皇亲国戚和权臣 , 你要求他申报财产 , 岂非梦呓?他不仅不会申报财产 , 还会把你掀翻 。
又如清代乾隆时权臣和珅 , 曾任军机大臣兼内务府大臣、户部尚书、议政大臣等 , 相当于明代以前的宰相 , 故人称相国 。他是乾隆皇帝的亲家 , 执政20多年 , “宠任冠朝列” , 朝中没有哪一位官员能够像他这样受乾隆皇帝宠信 。乾隆帝一死 , 继位的嘉庆帝就向他开刀 , 下诏宣布他罪状二十款 , 并责令自杀 。罪状中有:“所抄家产 , 楠木房屋僭侈逾制 , 仿照宁寿宫制度 , 园寓点缀 , 与圆明园蓬岛瑶台无异 , 大罪十三 。蓟州坟茔设享殿 , 置隧道 , 居民称和陵 , 大罪十四 。所藏珍珠手串二百余 , 多于大内数倍 , 大珠大于御用冠顶 , 大罪十五 。宝石顶非所应用 , 乃有数十 , 大宝石不计其数 , 胜于大内 , 大罪十六 。藏银衣服数逾千万 , 大罪十七 。夹墙藏金二万六千余两 , 私库藏金六千余两 , 地窖埋银三百余万两 , 大罪十八 。通州、蓟州当铺、钱店资本十余万 , 与民争利 , 大罪十九 。家奴刘全家产至二十余万 , 并有大珍珠手串 , 大罪二十 。”当和珅得势时 , 他怎肯申报财产?作为和珅的亲家 , 对和珅宠爱有加的乾隆帝 , 又怎么会要求和珅申报财产?和珅如果先乾隆帝而亡 , 当代的人及后世的人或许就不会知道他是大贪官 。
唐太宗这样贤明的君主 , 也没有把申报财产作为预防、遏制和整治官员腐败的一种手段 。他对付官员贪污腐败的办法 , 一是事先教育 , 二是事后惩处 。其中事先教育就是劝导官员不要贪财 , 不要因小失大 。他曾对身边的大臣说:我说过 , 贪官其实不懂爱财 。五品官以上 , 俸禄优厚 , 一年所得 , 数目可观 。“若受人财贿 , 不过数万 , 一朝彰露 , 禄秩削夺 , 此岂是解爱财物?规小得而大失者也 。”要官员们懂得贪污受贿在经济上、政治上太不值得的道理 。唐太宗知道有些官员数万数万地受贿 , 非法收入十分巨大 , 但他就是没有拿起申报财产这把杀手锏 。他是没有想到这把杀手锏呢 , 还是想到了但不敢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