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廷玉怎么死的?张廷玉得罪乾隆后是怎么死的

张廷玉怎么死的?张廷玉哪里得罪了乾隆?
张廷玉,康熙进士,清代康雍乾三朝元老,历任保和殿大学士、礼部尚书、军机大臣,加少保衔,后加太保,一生享尽殊荣,死后更是配享太庙 。对于这样一个权臣,张廷玉又是怎么死的呢?
清朝太庙是皇帝祭祀先祖的祖庙 。太庙前殿为祭祀主殿,中殿供奉努尔哈赤以下历代帝后神龛,中殿后界供奉努尔哈赤以上四世先祖 。前殿东庑以功勋王公配享;前殿西庑为满臣功臣配享;中、后殿两庑储藏祭器 。每年除夕前一日祫祭(皇帝所举行的集合远近祖先神主于太祖庙的大合祭),国有大事大典,也都进行祭告 。整个清王朝296年历史,有资格配享太庙的异姓大臣只有12人,这其中仅有一名汉臣获得过这最高殊荣,这个无人比肩的汉臣是张廷玉 。
张廷玉(1672-1755年),字衡臣,号研斋,安徽桐城人,康熙朝大学士张英之子 。张廷玉是康雍乾三朝元老,保和殿大学士、军机大臣、太保、封三等伯,居官达50年 。先后编纂《康熙字典》、《雍正实录》,充实《明史》、《国史馆》、《清会典》 。
张廷玉是康熙三十九年进士,他真正得到重用是在雍正朝 。《清史稿·张廷玉传》说:“雍正元年,复命直南书房”,“廷玉周敏勤慎,尤为上所倚” 。雍正认为张廷玉“遵旨缮写上谕,悉能详达朕意,训示臣民,其功甚巨 。”张廷玉所草之上谕,全合雍正本意 。康熙驾崩,雍正守丧期间朝中政局不稳 。此时张廷玉每日奉旨缮写谕旨,雍正口授后张廷玉片刻拟就,从未出错,雍正对其大加赞扬 。实际上好长时间张廷玉主要工作是担任雍正的高级秘书 。
雍正八年(1730年),设立“军机房”(又称“军机处”) 。“命怡亲王允祥、张廷玉及大学士蒋廷锡领其事”,“廷玉定规制” 。张廷玉在军机处仅次于怡亲王允祥位列第二,他长期处机要之地最受到雍正的宠信和厚爱 。《清史稿·张廷玉传》载:“廷玉定规制:诸臣陈奏,常事用疏,自通政司上,下内阁拟旨;要事用折,自奏事处上,下军机处拟旨,亲御朱笔批发 。自是内阁权移于军机处,大学士必充军机大臣,始得预政事,日必召入对,承旨,平章政事,参与机密” 。自此以后,“奏折”作为一种官文书制度被确立下来 。它的确立和军机处的设立一样,是清朝政治上的重大变化,对清朝中后期的政治产生了巨大而深远的影响,这一制度一直实行到清末 。张廷玉完善了清廷奏折制度与军机处的运作规则,功不可没 。
张廷玉职务繁多,工作忙碌,雍正经常一天召见他两三次 。西北战役,他“遵奉密谕,筹画经理,羽书四出,刻不容缓” 。从内廷到朝房,请求指示和批阅文件的属吏常达数十人,他即使坐在轿中也经常批览文书,处决事务 。傍晚回到家中,仍然“燃双烛以完本日未竟之事,并办次日应办之事 。”
【张廷玉怎么死的?张廷玉得罪乾隆后是怎么死的】
张廷玉同雍正“名曰君臣,情同契友” 。雍正五年(1727年),张廷玉得病,雍正对近侍说:“朕连日来臂痛,你们知道吗?张廷玉患病,不是联的臂病又能是什么呢?”当雍正身体不舒服时,凡有密旨,悉交张廷玉承领 。雍正十一年(1733年),张廷玉回乡祭祖,雍正赠给他一件玉如意,祝他“往来事事如意” 。还下令“所过地方派拨兵弁护送,并文武官员迎接 。”雍正还赐张廷玉春联一副:“天恩春灏荡,文治日光华 。”雍正视张廷玉为左右之臂、股肱大臣 。
张廷玉为人谨小慎微,他把“万言万当,不如一默”当做座右铭,“终身诵之 。”他在修《康熙朝实录》时删削了许多不利于雍正的文字 。雍正赞他“器量纯全,抒诚供职”,称其为“大臣中第一宣力者” 。张廷玉身居要职数十年,然却“门无竿牍,馈礼有价值百金者辄却之 。”凡是别人馈送之礼,价值超过百金则拒绝 。雍正皇帝顾念张廷玉生活清苦,雍正八年(1730年),曾赏银两万两,张廷玉不敢收 。雍正说:“汝非大臣中第一宣力者乎!”不许他推辞 。他将此银两或用于激励士子发奋学习或资助乡里穷困者和灾民 。雍正还将位于圆明园附近的澄怀园赏给了张廷玉,张廷玉因之号“澄怀主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