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称曾国藩是半个圣人?当初为什么不称帝反清?( 二 )


曾国藩堪称中国传统知识分子之典型,与他同时代的李鸿章、张之洞、袁世凯,均对其人品持敬仰之情 。几十年后最能影响中国历史的两个人毛泽东和蒋介石,无不对其赞赏有加 。所以说,从修身治国来说,曾国藩的个人魅力,远远地超越了党派政见之争 。他之所以能达到此等成就,一个最大的优点就是曾国藩特别善于反省 。他日日反省自己,更多的时候,也在反省自己的族类 。正是因为有这样深刻而全面的反省,让他彻底没有勇气去做这谋反自立这样的大事 。与其他朝代的造反不同,反满清另立帝王,首先是反满,其次才是灭清 。而前者,让曾国藩颇为顾虑 。
经过满人长达200余年的统治奴役,汉人已经彻底学会了顺从头剃的锃亮,辫子粗又长 。一旦把满人驱出中原,这头上的辫子剪起来容易,但心上的那根辫子,可就不容易剪掉了 。
如果再考虑到当时列强虎视耽耽,中国随时都有亡国灭种的危险,那么这种排满反清之举,极有可能是自乱天下、自取其亡 。在目睹并亲身经历了太平天国令百姓生灵涂炭、生不如死的残境之后,曾国藩更断然不愿因一己之荣耀而冒这样的风险 。这种谨慎,你可以理解成是一种胆小怕事的怯懦,也可以理解成一份怜悯天下的情怀 。
3、曾国藩更清楚汉人搞窝里斗,个个都是高手 。
熟读《易经》的曾国藩很清楚盈满则亏的道理 。而事实上也是如此,就在湘军看上去最为鼎盛的时候,恰恰是湘军开始分裂的时候 。
1864年曾国藩控制的部队,名义上有30万之众,但他真正能用得动的,只有12万不到 。而在这12万中,他当初一手带出来的只有5万 。
湘军其余6成兵力,均有不同的派系归属其中影响力比较大的,就是左宗棠和沈葆桢 。单以人品来说,左宗棠这个人实在不咋的 。
他晚年不论何种场合,见人只说两件事第一件必是夸耀自己在西北战场是何等威风勇猛;第二件则必是骂曾国藩是如何的虚伪做作 。除了这两样事,绝不提第三个话题,以至后老了以后,都没人敢和他聊天说话 。考虑到他早年曾国藩对他的提携与帮助,实在想不明白他为什么对曾国藩那么大意见 。唯一的合理解释就是,他太自负了,觉得老子天下第一,世人却尽说曾国藩好,所以他不服 。
假设一下,如果曾国藩真谋反得了天下,估计第一个要平叛的就是左宗棠 。沈葆桢则仗着自己的老丈人是林则徐,打心里不服平民出身的曾国藩 。曾国荃围攻南京时,缺粮少银,曾国藩三番五次让沈葆桢送些粮草过去,沈就是不理 。曾国荃也不是个好鸟,因此也记了沈葆桢一仇 。就故意把皖南的广德和宣城放开不守,让太平天国的残部得以进入江西,去祸害一下江西巡抚沈葆桢 。大家看看还没有得天下,一群汉人就已经窝里斗的这么热闹了,真要了有了皇帝这个宝座诱惑,估计这几个人先打成一团了 。所以,就象鲁迅先生说的那样大家谁都没有,可以;但要是你有我没有,那就绝对不行!大家都做满人的奴才,没问题;但你要作了主子,让我做你的下属,没门!这道理,曾国藩早就看明白了,想透彻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