难让关羽动心!曹操重金收买关羽不为人知的目的

著名学者汪宏华在对比分析“煮酒论英雄”与“千里走单骑”后发现,曹操曾对刘备和关羽秘密实施反向利用,收到奇效 。曹操先通过“青梅煮酒”摸清刘备的战略和胆识,后又用“过五关斩六将”等手段暗中骄关羽之心,并让他欠下一笔血债 。曹操以为一切尽在掌握,就放他们远走高飞了……汪宏华的原文如下 。
一、曹操刻意用青梅解刘备之馋,以金银衬关羽之义
《三国演义》中有两个很有趣的情节:第21回曹操以几颗青涩的梅子宴请堂堂皇叔刘备,席间还一惊一乍地“煮酒论英雄”——吝啬、暴烈;第25回曹操以金银、美女、赤兔马款待凄凄降将关羽,十几年如一日 。——慷慨、殷勤 。态度如此天壤之别,为什么?
先不要急于弄清其中的原委,因为曹操实在太老谋深算,就像他自己说的,一会儿像潜龙藏形,一会儿像神龙飞天 。不妨转而看看两位客人的表现:尽管只有青梅下酒,刘备还是像当年“望梅止渴”的曹兵一样,馋得津液直流,毫不客气地与曹操“二人对坐,开怀畅饮 。酒至半酣……”关羽则在临走之前“挂印封金”,除了赤兔马之外,所有礼物都原封不动还给了曹操(之前早已谢绝了美女) 。
大概可以看出如下几点:其一,曹操非常了解刘、关的性情,因人制宜给馋者解馋,给义者以拒贿成义的机会 。其二,曹操在满足客人需求的同时,尽量降低成本 。他虽对关羽重金相授,但由于料想到关羽会物返原主,最终的支出还是很小 。其三,曹操很注重自我形象的宣传,以青梅引出自己“望梅止渴”的辉煌往事,又以“上马一提金,下马一提银”,向世人展现自己宽容大度的全新姿态 。
需要解释的是,《三国演义》中的“义”有三个层次,第一层是物质层面的,即礼尚往来,以物偿物;第二层是半物质半精神的,包括出于惜才而馈赠(如曹操对关公)、出于守义而拒收财贿(如关公对曹操);第三层是纯精神的,即知恩报德,真诚赏识、帮助 。
那么,既然曹操很清楚刘备和关羽的个性,为什么不投其所好,满足他们最高境界的义、利需求呢?比如,曹操若以金银、酒宴和美女款待贪图享乐的刘备,刘备定然会“乐不思蜀”,心甘情愿待在献帝和曹操身边做“左将军” 。反过来,曹操若将重义轻利的关羽视为知己,说:“今天下英雄,惟‘关公’与操耳!”关羽也定然会“士为知己者死”,一心一意归顺曹操 。但曹操没有这样做,这又是为何呢?
二、曹操从“闻雷失箸”看透刘备的胆怯无能
原因就在于,曹操并不想长期挽留这两位客人,还谋划着要反向利用他们 。具体分析如下:
1、曹操清楚地知道刘备、关羽都不是凡夫俗子,刘备有天下无敌之仁,关羽有天下无敌之义、勇(此时第一勇将吕布已死) 。当初曹操就是依靠在十八路诸侯面前举荐刘关张而声名大振 。对于这样的人才,曹操是不会将他们关在笼子里的,必须放他们出去,继续为我所用 。所以,曹操就故意让他们讨厌自己,继而想着离开自己 。
2、曹操策划的反向利用之计非常精密,他要刘关在大处讨厌自己,在小处又认可自己 。曹操知道刘备只是将物质享乐放在了第一位,心中仍存有“士为知己者死”的义(第二位),所以就将他抬举成了与自己并列的大英雄 。他相信经过此番惺惺相惜,刘备必不会马上背信弃义,反戈自己 。曹操这才将五万兵马交给了刘备兄弟,要求他们去徐州截击袁术 。此时袁术正准备与兄弟袁绍会聚,这对曹操来说是个坏消息 。刘备果然不忘知遇之恩,帮助曹操消灭了袁术 。
3、曹操通过提问“谁是英雄”,得知了刘备的战略 。刘备当时回答的顺序是袁术、袁绍、刘表、刘璋、孙策 。很明显,这就是刘备希望从弱到强,依次消灭的顺序,曹操是他最后最强的对手,所以始终没有说出来,不想打草惊蛇 。此意当然瞒不过曹操,只是他不仅不生气,反而以“英雄”勉励刘备 。他看到了刘备与他有很多共同的敌人 。——这正是反向利用的先决条件 。由此也可见,刘备截击袁术不完全是帮曹操,也是他自己的战略步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