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世宗柴荣:如何为北宋开国奠定了良好基础?

柴荣,也叫郭荣,邢州龙冈(今河北邢台西南)柴家庄人 。生于公元921年(后唐天佑十八年),死于公元959年(后周显德六年六月),终年三十八岁 。公元954年(后周显德元年)至公元959年(后周显德六年)即位后周皇帝,史称周世宗,在位时间五年 。是后周的第二任皇帝,也是五代时期最为杰出的政治家、军事家和统帅 。
公元921年(后唐天佑十八年九月二十四日),柴荣出生于在邢州龙岗县一幢别墅里 。柴荣的父亲柴守礼、祖父柴翁都是当地有名的富豪 。父亲柴守礼是后周太祖郭威妻子柴氏的哥哥 。
公元926年(后唐天成元年),柴荣六岁时,郭威在洛阳娶姑妈柴氏为妻 。据说,柴氏原为后唐庄宗李存勖的嫔御 。同年四月,后唐从马直指挥使郭从谦作乱,后唐庄宗李存勖被乱兵所杀 。李嗣源(后唐明宗)进宫后,柴氏被放回家 。行至汴水(黄河至开封一线),天阴下雨不止,只好住于旅舍 。偶遇郭威,看他体貌非凡,一见倾心,而郭威亦闻柴氏贤淑,多有爱慕 。接她回家的父亲柴守礼知女儿志不可夺,只好同意他们在外与郭威成婚 。
柴荣幼年时家境已经开始每况愈下,年未童冠的柴荣只好前去投奔嫁给郭威的姑妈柴氏,随侍左右 。史称柴荣“谨厚”,帮助郭威处理各种事务,深受郭威喜爱,被收为养子,改名郭荣 。当时,郭威家境并不富裕,柴荣未及弱冠就开始担负起了管家之责,历经磨难,所以少年老成,精于理财,善于揣摩,长于调度 。
公元936年(后晋天福二年),柴荣十六岁时,郭威的妻子柴氏病逝 。为了资助家用,柴荣外出经商,曾往返于江陵(今湖北江陵)贩茶,行千里路,人间冷暖自有更深体会 。“柴荣悉心经度,郭威甚怜之” 。成长时期的心态和经历,打磨着他最初的性格,决定了后来的性情和习惯 。柴荣成年后不敢停顿、凡事亲力亲为,就是因为少年时已养成习惯 。其间学习骑射,练就一身武艺,又读了大量史书和黄老著作,增长了不少知识 。柴荣的这一段经历,不仅锻炼了他,更使他有机会深入社会下层,了解民间疾苦和地方利弊,对于日后的发展有着极其重要的意义 。
一次,他在江陵贩卖茶货时,见有一个叫王处士的卜者其术如神,便与自己生意上的一个朋友颉跌氏同往问之 。才布卦,忽有一棵蚰蜒草跃地而出,卓然而立,卜者大惊说:“我家用筮占卦已有十余世了,常记曾祖遗言,凡卜筮而蚰蜒草跌出者,其人贵不可言,况又卓立不倒,莫非天下之主乎!”急忙起来再三叩拜 。柴荣虽装作不信和生气的样子,但内心里却非常高兴 。于是,夜间他在旅馆里置酒,与朋友颉跌氏酣饮,并开玩笑地说:“王处士说我当为天子,若一旦到此,足下要何官,请言之 。”颉跌氏说:“三十年来,凡到京洛,每见税官坐而获利,一日所入可以相当商贾数月,私心羡之 。若大官为天子,我愿作京洛税院也就满足了 。”柴荣笑曰:“为何要求如此之低呀!”此后,柴荣便有了弃商,随养父郭威从军的想法 。
公元939年(后晋天福四年),不满十八岁的柴荣弃商从军,他干活不惜力,又粗通文墨,属于有文化的军人 。义父郭威一直给柴荣提供着历练的机会 。在他的荫蔽下,柴荣得以在更大的舞台上发挥才干 。他抽出较多时间,帮助义父处理事务性工作,专注治理,通晓时弊,同时建立了广泛的人脉 。
公元947年(后晋天福十二年二月),郭威等帮助刘知远在太原即皇帝位 。闫七月,后汉在汴梁建都时,郭威以佐命功被任为枢密副使,加检校太保 。二十七岁的柴荣被授为左监门卫将军 。
公元949年(后汉乾佑二年),郭威任邺都(今河北大名)留守、天雄节度使时,二十九岁的柴荣被任为天雄牙内指挥使、领贵州刺史、检校右仆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