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嘉和诸葛亮竟有如此相似点!如果郭嘉没有死( 四 )


事实上,罗贯中的移花接木也不是一点谱都没有,郭嘉确实出过类似的主意 。据《三国志·郭嘉传》,袁绍死后,袁尚和袁谭也被曹操打得落花流水 。当时诸将都主张一鼓作气灭了那两个,郭嘉却说不必,不如等着这兄弟俩自己打起来 。郭嘉的分析是:袁尚和袁谭因为争当接班人原本不和,他们两个又各有各的谋士,因此势必祸起萧墙 。如果我们逼急了,他们就会相濡以沫;我们不管他,他们就会鹬蚌相争 。所以,我们应该做出南征刘表的态势,等待他们的事变,“变成而后击之,可一举定也” 。果然,曹操的军队才开到西平(今河南省西平县西),袁尚和袁谭就因为争夺冀州大打出手,曹操也就坐收渔利 。
现在,我们已经不难看出郭嘉为什么能料事如神了 。原因很简单,那就是他把人琢磨透了 。他看透了袁绍,看透了吕布,看透了孙策,看透了刘表,也看透了袁尚和袁谭,这才敢迭出险招 。也难怪曹操说郭嘉“见时事兵事,过绝于人”了 。其实时事也好,兵事也好,说穿了都是人事 。只有精于人事,才能明于时事和兵事啊!
郭嘉确实太会看人了 。他不但看透了敌人,也看清了主人 。曹操的表文说:“每有大议,临敌制变 。臣策未决,嘉辄成之 。”可见郭嘉在做出判断时,每每想到了曹操的前面,而且常常帮助曹操下了决心 。但这显然要有一个前提,就是曹操的为人能够让郭嘉放心地去出谋划策,出险招,出奇招 。如果像袁绍那样优柔寡断又刚愎自用,志大才疏又嫉贤妒能,郭嘉的聪明才智就不会有用武之地 。可见,郭嘉的成功,也是曹操的成功 。这样的成功在历史上是很罕见的 。不难想象,赤壁之战时,郭嘉如果在世,他也一定会出奇制胜,让曹操转败为胜,化险为夷 。这就是曹操要说“郭奉孝在,不使孤至此”的原因 。可惜那时郭嘉已经不在了,否则历史恐怕得重写,《三国演义》也得重来 。因为郭嘉即便没有“回天之力”,他和诸葛亮之间,也至少会有一场“智斗”的戏好看 。
从总的来看郭嘉长于战术,一城一地一战可为军师;诸葛胜在战略,知天晓地识人统筹全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