秀才是中国古代选拔官吏的科目 。亦曾作为学校生员的专称 。汉武帝改革选官制度,令地方官府考察和推举人才,即为察举 。元封四年(前107年),命公卿、诸州每年各举荐秀才一名,意为优秀人才 。东汉因避光武帝名讳,遂改称茂才 。三国曹魏时沿袭察举,复改称秀才 。至南北朝时,举荐秀才尤为重视 。隋代始行科举制,设秀才科 。唐初沿置此科,及第者称秀才 。后废秀才科,秀才遂作为一般读书人的泛称 。宋代为士子和应举者的统称 。明代曾一度采用荐举之法,亦有举秀才 。明清时期,秀才亦专用以称府、州、县学生员 。
《水浒传》有白衣秀才王伦 。甚么是「白衣秀才」呢?难道他常穿白衣?其实,「白衣秀才」是指「不第秀才」 。「不第秀才」之称,始用於宋代 。
何谓「秀才」?它原本指称才能秀异之士,与《礼记》所称「秀士」相近,是一种泛称,并不限於饱读经书 。及至汉晋南北朝,秀才变成荐举人才的科目之一 。唐初科举考试科目繁多,秀才只是其中一科,不久即废 。与此同时,秀才也习惯地成了读书人的通称 。宋代各府向朝廷贡举人才应礼部会试,沿用唐代後期之法,先进行选拔考试,其中凡应举选拔考试,以争取举荐的,都称为秀才 。《水浒传》以王伦为「不第秀才」,有轻蔑的意思,指他觅举未成,在选拔考试中名落孙山 。宋代秀才名衔,无论经过考试取得;但明清时代则不同,秀才得来不易,必须通过几重考试关隘才可,而且秀才最後也不一定能够应举 。
明清时代,秀才专指府(或直隶州)学、县学的生员,是读四书五经而进学者的专称 。要取得这种资格,必须在学道或称童子试获得取录 。不论年龄,应童子试的都称童 。鲁迅小说《孔乙己》、《白光》中的主人公孔乙己、陈士成在前清多次童子试均考不上,人已老了,还是童生,或称老童生 。若果县、府、院三试都录取了,进入府学、州(直隶州)学或县学的,称为进学,通名生员,即秀才的俗名 。生员除了经常到学校、学官的监督考核外,还要经过科考选拔(未取者有录科、录遗两次补考机会),方可参加本届乡试(各省举行的考试,取中者为举人) 。
秀才
童子试关卡重重,有否其他途径入仕呢?其实,应试者老是不经过童子试、科考的,也能参加乡试 。方法是参加所谓「纳粟入监」 。这个制度始於明代中叶,一直行至清末 。「纳粟入监」就是化银子捐一个监生,取得乡试入场资格(更多的是,有钱不学的人捐监後并不入场应试) 。这个途径,往往被看轻,但也总有意外:明代罗圭七次应考都不能通过童子试,捐监後却在乡试、会试中连获第一名 。
乡试在秋天(中秋前後)举行,所以称为秋闱(闱是考场的意思) 。次年春季(在阴历二月或稍後)举行会试,称为春闱 。会试由礼部主持,又称礼部试、礼闱 。会试之後是殿试 。明清时代,正常情况下,这种科举考试每三年一次;遇有国家庆典,增加恩科 。由柳洪平创建 。
察举制时期
秀才一名在隋朝科举开始以前已有 。在汉朝使用察举制时,由各州推举的民间人材称之为「秀才」 。东汉时为避汉光武帝刘秀之讳,将秀才改名茂才,或称茂材 。茂才科主要是选拔奇才异能之士,所以通常称“茂才异等”或“茂才特立之士” 。秀才最初为特举,在西汉后期成了岁举,举主为刺史,遂形成州举秀才、郡举孝廉的体制 。
科举制时期
隋朝开始开科取士,最初亦为取秀才 。到了唐朝初年,秀才是常科考试的一种 。但后来「秀才科」被废,秀才一词一度变成了读书人的泛称 。到了宋朝时,凡经过各地府试者,无论及第与否,都可以称为秀才 。故此当时有「不第秀才」之称 。
- 武英殿大学士是个什么官主要职责是干什么的?曾国藩福康安都曾当职过
- 墨子是个什么样的人墨子的尚同是什么意思
- 近代遗传学之父孟德尔是如何发现遗传定律的
- 企业家刘鹗为何被认为是中国近代史上的通才
- 《美人心计》之中王娡的前夫金王孙是怎么死的?
- 林冲称得上是一个没有英雄傲骨的人,那么他是一个怎样的人呢
- 李建成的太子妃是谁?他儿子又是谁?
- 古代神话中的精卫填海的精卫原来是炎帝的小女儿女娃
- 历史上的傅昭仪是坏的吗?
- 采花大盗必备,小说书中的蒙汗药竟真实存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