盘点《三国演义》中的十大冤案:谁死得最惨!

《三国演义》中的十大“冤案”
一、曹操杀伯奢 。
【盘点《三国演义》中的十大冤案:谁死得最惨!】曹操行刺董卓失败后 , 与陈宫结伴逃亡 , 途中行至吕伯奢的庄院求宿 。吕伯奢是曹操父亲的结义兄弟 , 为了款待曹操 , 特意出门买酒 , 让曹操在家等候 。期间疑心很重的曹操“闻庄后有磨刀之声” , 遂“潜步入后堂” , 在偷听到有人说“缚而杀之 , 何如?”的话后 , 便与陈宫一起“拔剑直入 , 不问男女 , 皆杀之 , 一连杀死八口” 。当他们得知“误杀好人”后 , “急出庄上马而行” , 在潜逃途中 , 正巧碰上了买酒归来的吕伯奢 , 曹操害怕“伯奢到家 , 见杀死多人 , 安肯干休?若率众来追 , 必遭其祸” , 所以趁其不注意“挥剑”将其砍死 。一片好心换来了全家被杀 , 吕伯奢一家九口死的冤枉 。
二、曹操杀王垕 。
袁术称帝后 , 曹操大怒 , 派十七万大军征讨 。期间 , 袁术“坚守寿春”不出战 , 企图拖垮“粮草接济不及”的曹操 。管粮官王垕禀报曹操:“兵多粮少 , 当如之何?”曹操说:“可将小斛散之 , 权且救一时之急 。”王垕问:“兵士倘怨 , 如何?”曹操说:“吾自有策 。”王垕得到命令后 , 便按照曹操的意思“以小斛分散” , 结果招来了将士的“嗟怨” , “皆言丞相欺众” 。为了稳定军心 , 解除“谣言” , 对王垕做了一定安慰之后 , 没容王垕多说一句话 , “早呼刀斧手推出门外 , 一刀斩讫” , 然后出榜晓示“王垕故行小斛 , 盗窃官粮 , 谨按军法” , 一场“众怨”就这样化解了 。王垕得到曹操的指示犯了错误 , 却被当成了“替罪羊”斩首 , 王垕死的着实冤枉 。
三、袁绍杀田丰 。
曹操攻破了徐州后 , 袁绍准备攻打许都 , 以铲除劲敌曹操 。谋士田丰向他提出了“前操攻徐州 , 许都空虚 , 不及此时进兵;今徐州已破 , 操兵方锐 , 未可轻敌 。不如以久持之 , 待其有隙而后可动”的合理化建议后 , 被袁绍否决 。田丰叩头强谏“若不听臣良言 , 出师不利” , 再次激怒了的袁绍 , 被袁绍“囚于狱中” 。官渡之战前夕 , 身在狱中的田丰又向袁绍上书“今宜静守以待天时 , 不可妄兴大兵 , 恐有不利” , 袁绍大怒 , “欲斩田丰” , 被众官告免 。官渡惨败后 , 袁绍“大悔”当初没有听从田丰的劝告 , 但恐回去“羞见此人” , 便派人去狱中杀田丰 。一片忠心为主的满腔热诚换来杀身之祸 , 田丰够冤的 。
四、曹操杀蔡瑁 。
蔡瑁是刘表的内弟 , 掌管着荆州十万水军 。刘表的儿子刘琮继位后 , 迫于形势 , 在蔡瑁的教唆下投降了曹操 。蔡瑁“久居江东 , 谙习水战” , 又给曹操带来了十万水军 , 这让曹操喜出望外 , 因为曹操的下一个进攻目标是孙权 , 自己率领的军队久居北方 , 不习水战 , 要想扫灭江东 , 必须要有一支训练有素的、强大的水军做支撑 。蔡瑁的到来对曹操来说无异于是雪中送炭、锦上添花 。曹操对蔡瑁也很够意思 , 封他为镇南侯 , 水军大都督 , 同张允一起继续掌管、操练水军 , 为攻打东吴做准备 。愚蠢的蒋干中了周瑜的计 , 周瑜故意让他偷走了写有“蔡瑁张允谨封”的假书信 , 使曹操一时间也中了周瑜的反间计 , 误认为蔡瑁、张允与周瑜暗中勾结企图谋害自己 , 把他二人怒喝一顿 。蔡瑁、张允在“不知其意 , 惊惶不能回答”的情况下 , 被“武士推出”砍了头 。蔡瑁、张允掌管水军后也算尽心尽力 , 此时被杀 , 不但冤枉 , 恐怕临死也不知道是什么原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