破解大唐宰相狄仁杰的家世之谜:狄氏是东羌豪族

大唐名相狄仁杰在中国可谓家喻户晓 , 妇孺皆知 。由于荷兰作家高罗佩《狄仁杰断案传奇》一书的影响 , 狄仁杰在全世界也有着极高的知名度 。太原狄村是狄仁杰的故里 , 虽历代史志多有记载 , 但现存除传说是狄仁杰母亲手植唐槐一株外 , 别无它物 。正史《旧唐书》和《新唐书》中狄仁杰的事迹不少 , 但有关狄仁杰家世的记载仅寥寥数笔 , 语焉不详 。对于这样一个历史文化名人 , 似乎简略得有点过分 。
2000年7月初 , 太原市迎泽区王家峰村某砖厂生产时挖毁一座古墓 , 出土地点距狄村仅3公里 , 且墓主为狄姓 , 我们第一感觉是此公当与狄仁杰家族有关 。粗读墓志知墓主为狄湛 , 但叙述先世从曾祖而下至其父 , 都未书名讳 , 而且由经历和职官看上去都是羌人 , 与印象中的名门望族太原狄氏难以吻合 。进而检索史籍 , 发现《新唐书宰相世系表》有其人:“后秦乐平侯伯支裔孙恭 , 居太原 。生湛 , 东魏帐内正都督 , 临邑子 。孙孝绪 。”对照志文:“(东魏)武定六年 , 除侍官正都督 , 八年 , 除征西将军 , 临邑子 。”契合无疑 。因此确认墓主狄湛即是狄孝绪祖父、狄仁杰的高祖(四世祖) 。
在狄仁杰故里附近发现其祖先墓志 , 自然是一件幸事 。不但为狄仁杰故里增添了确凿的新内容 , 还可以补正史籍关于狄仁杰家世极其简略的记载 , 更可以解决一些与此相关的重要问题 。
狄仁杰祖先是羌人
《旧唐书》和《新唐书》的《狄仁杰传》都说狄仁杰为太原人 。狄氏渊源 , 据《元和姓纂》、《新唐书宰相世系表》、《古今姓氏辨证》和《通志氏族略》的说法 , 狄氏出自姬姓 , 周成王母弟孝伯封于(一说周文王封少子)狄城 , 因以为氏 。见于史籍者 , 有鲁国大夫狄□弥 , 有古贤人狄仪 , 有孔子弟子卫国人狄黑 , 汉时有博士狄山 。狄山因主张与匈奴和亲 , 谏阻出兵征伐 , 触怒汉武帝 。谪遣其守塞上要险之处 , 到任月余 , 为匈奴所杀 。而其后历东汉、三国和两晋 , 史书不见汉族狄姓之人 。这期间的大段空白 , 可能不仅仅是未出现狄姓之名人 , 或许意味着中原狄姓的消亡 。直到十六国时期 , 才出现被《宰相世系表》尊为狄仁杰远祖的狄伯支 , 即《元和姓纂》所谓“狄山子孙 , 代居天水 。”狄山与之前的狄姓无疑应当是汉族 , 但此狄已非彼狄矣 。
狄伯支从一开始 , 就是以羌人的面貌出现的 。初见于《晋书姚苌载记》 , 是说他与西州羌氐豪族共推姚苌为盟主 , 进而称制行事 , 建立后秦 。说狄伯支是羌族人 , 史籍虽无明文 , 但有不少佐证:其一 , 《魏书》所见之狄姓几乎全为羌人 。如《太宗记》云:“常泰五年(420年)……杏城羌酋狄温子率三千余家内附 。”《世祖记》和《陆俟传》记“平凉休屠金崖 , 羌将狄子玉等叛 。”等等 。其二 , 狄湛的曾祖任领东羌校尉一职 。在魏晋南北时期 , 该官职例由羌族豪强担任 。魏晋以来 , 边境失控 , 此类官职渐转由各部落酋长豪强任之 , 即所谓“以夷制夷”之意 。据《晋书》、《魏书》和《北史》等有关传记 , 诸如羌酋姚苌、梁弥机 , 胡酋沮渠氏 , 氐酋苻氏、吕氏、杨氏 , 鲜卑秃发氏 , 高丽朱氏 , 皆被授予此类官职与所在州郡长官相搭配 , 且世代相袭 。在北魏实行“宗主都护制”时期更是如此 , 汉人担任此类官职已属罕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