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王李泰是李世民第几个儿子?李泰的母亲是谁

大型历史女皇传奇剧 《武媚娘传奇》正在湖南卫视金鹰独播剧场热播,演员任山在剧中饰演魏王李泰 。此次饰演的李泰除了隋唐时期的风雅,更多了一份风流;除了皇室风度文人气质,又多了份沙场骁勇宫墙阴谋 。那么历史上的魏王李泰是李世民第几个儿子?他的母亲是谁?
魏王李泰(唐太宗李世民与长孙皇后次子)
李泰(619年—653年),,字惠褒,小字青雀,唐太宗李世民第四子,母亲文德皇后长孙氏,太子李承乾、唐高宗李治的同胞兄弟 。为唐太宗李世民与长孙皇后的次子,因“文德皇后所生”,且“聪敏绝伦”,太宗“特所宠异” 。”
他一出生的被自己的祖父唐高祖李渊册封为宜都王,次年(621年)三月,李泰进封卫王,又被授予上柱国 。作为秦王的嫡次子,李泰日后的爵位原本最高不过是从一品的郡王,然而李渊却将其封为了正一品的卫王(而不是从一品的嗣卫王)以继李元霸之后,这对李世民父子来说是莫大的恩宠 。
贞观二年(628年),年仅九岁的李泰改封越王 。魏王李泰是唐太宗李世民最宠爱的儿子,按惯例皇子成年后都应去封地,不得长驻京畿,但李泰因太宗偏爱,特许“不之官” 。
李泰,擅文能武加之胖圆憨厚深得太宗的宠爱,由于李泰宠禄过盛,屡次遭到众臣的进谏 。因父亲唐太宗种种溺爱,因此也助长了其夺嫡的野心 。他的内心世界丰富又细腻,美好又邪恶,既是可爱可喜之皇子,又是可恨可悲之兄弟 。
贞观十七年(643年),太子李承乾谋反,李泰涉嫌谋嫡,唐太宗为了达到让李承乾、李泰、李治三个儿子共存,只好采取隔离政策,改封其为顺阳王,徙居均州之郧乡县 。贞观二十一年(647年)进封濮王 。高宗即位后,优惠有加,永徽三年死于郧乡,高宗追赠其为太尉、雍州牧,谥曰恭 。
而纵观李泰的一生,可谓是要风得风要雨得雨,虽然地位略亚于哥哥李承乾,不过受到的宠溺却是不输年幼的弟弟李治 。更重要的是,李泰本人堪称是才华横溢,史载其“聪敏绝伦”,因为他不仅对文学十分精通,所藏书籍甚至和皇室的藏书楼一样多,还写得一手好书法,对书画鉴赏也相当在行 。
李泰主编的《括地志》旁征博引,保存了许多六朝地理书中的珍贵资料,对后世影响甚深,创立的新的地理书体裁也为唐宋总志体例开了先河 。李泰逝世后还留下了二十卷文集,只不过可惜的是,这些文集至今已经失传了 。
李世民为什么最终没有立李泰为皇帝?
唐太宗四子李泰,封魏王,喜好文艺 。李世民因此在他的王府里设立文学馆 。可以自由的接引有学问的人 。李泰于是听属吏的话,学习古代平原、孟尝君的方法,养了许多的文学之士以著书、立说 。于是上书给唐太宗,经过允许,花费数年时间,编成五百五十篇的《括地志》一部 。李世民也很喜欢这个儿子 。《括地志》著成,李世民令藏之于秘阁,赐李泰锦缎上万 。李泰腰围较大,于是允许他坐轿子上朝 。后李世民亲自访问李泰的王府所在地延康坊第 。心情不错,于是下诏赦免长安犯死罪的囚徒 。免延康坊第一年租税,王府属吏都按级别赐予衣帛 。
但李世民这种过份宠爱子的行为也引起了大臣们的忧虑 。纷纷上奏章,意思是皇帝对庶子的待遇超过了太子,容易引起外间猜测 。而且过份宠爱某人,容易骄纵他的行为,也会引起其它儿子的不满和引起妒忌 。引古譬今,历史上皇帝过份娇宠儿孙都没有好的下场 。这引起李世民重视,于是稍稍有些控制 。
当时皇太子李承乾走不动路,李泰想取而代之 。于是交结朝中群臣,依附为朋党 。李承乾害怕,私下叫人自称李泰王府上书给皇帝 。李世民一看,是控诉李泰罪行的 。于是马上找上书的人,却人影无踪 。不久李承乾真的被废,一些人要拥立李泰为太子 。李世民私下也想立李泰 。而长孙无忌却一定要立晋王李治 。这时太原出现了一块石头,上面刻有“治万吉”几个字 。也就是“李治万岁吉祥”的意思 。李世民又动了改立李治的念头 。(因为太原是李唐王朝起家的地方,古人多迷信孅纬,对莫名出现的天象、文字总有些敬畏的态度 。)李泰知道有这个动向,就找机会恐吓李治:“你和李元昌关系好,不会像他那样吗?”李元昌是李承乾党羽,以谋反罪先被杀 。李治于是整日一副郁闷的样子 。李世民很奇怪,经询问李治说出缘由,李世民心中更有了看法 。之后又召李承乾责问他欲谋反的理由 。废太子说:“臣下贵为太子,还要求些什么呢?只因李泰有企图,所以与一些朝廷大臣谋求自保罢了 。因此有一些坏人趁机让臣下做出一些不好的事情,如果李泰成为太子,正好让他的计谋得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