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上具体出现过多少位太上皇?中国历代太上皇

导读:中国历史上一共出现了83个王朝,共有559个帝王,包括397个“帝”和162个“王” 。历代帝王中,寿命最长的是清高宗(乾隆皇帝)爱新觉罗·弘历,享年89岁(西周共和元年以前的计年不准确,故不计);寿命最短的帝王是东汉殇帝刘隆,2岁即亡 。历代王朝中,延续最久的是周朝,共800余年(西周300余年,东周515年);存在时间最短暂的是北辽,仅一年多 。那么,在这83个王朝中,出现过多少位太上皇呢?总共有九位 。
历史上的第一位太上皇是李渊 。公元626年,李世民在玄武门事变中,把哥哥、太子李建成和弟弟李元吉一起杀掉 。其时,唐高祖李渊正在皇宫的内湖上泛舟嬉戏,突然一群兵士拥至跟前,声称奉秦王之命为皇父护驾 。李渊得知两子被杀,惊慌莫名 。他深知朝廷局势已为次子李世民控制,迫不得已,这位坐了九年皇位的唐朝开国皇帝只好下诏退位,宣布由李世民承继大统 。李世民既想做皇帝,又不愿背上逼宫篡位的千古恶名,于是他的谋士们给他出了个主意,让他尊奉皇父为“太上皇”,以保全皇父的体面 。就这样,李渊做了10年太上皇,于公元635年抑郁而逝 。
第二位太上皇是李旦 。公元710年,临淄王李隆基起兵杀掉毒死唐中宗李显的韦后,拥立父亲李旦即位,是为唐睿宗 。睿宗知道皇位是儿子为自己争得的,三年后便知趣地传位于儿子李隆基,是为唐玄宗 。李旦做了5年太上皇,在孤寂中死去 。
第三位太上皇是李隆基 。李隆基让父亲做了太上皇,他儿子李亨如法炮制,也让他做了6年太上皇 。公元755年,安史之乱爆发,次年叛军逼近国都长安,已做了45年皇帝的71岁高龄的李隆基在仓皇之中西逃成都,但他仍舍不得放弃帝位 。当时承担抗击叛军重任的太子李亨在距长安千里之外的肃州灵武宣布即位,同时根据祖宗先例,遥尊远在成都的李隆基为太上皇 。安史之乱平定后,李隆基回到长安,不得不承认这个既成事实 。
第四位太上皇是赵佶 。公元1125年,金兵借口宋朝君臣背盟毁约大举南下,对北宋都城汴京形成合围之势 。兵临城下,朝内一些当权大臣以皇上不退休不足以平金人之怒为由,逼迫宋徽宗赵佶传位于太子赵桓,是为钦宗 。赵佶则成了太上皇 。但金朝并不因此罢兵,公元1127年,太上皇赵佶与钦宗赵桓双双被金兵俘虏,史称“靖康之耻” 。父子二人先后客死他乡 。
第五位太上皇是赵构 。南宋时期的宋高宗赵构没有亲生儿子,立赵匡胤的七世孙赵昚为太子 。由于宋朝开国皇帝赵匡胤将位传给弟弟赵光义,因此开国200余年他的嫡系子孙一直没有人做过皇帝,为此朝野中常常有各种议论 。尤其是金兵压境、局势危急之时,满朝文武大臣越来越倾向于尽快让赵匡胤的后裔担负护国重任,坐了35年皇位的赵构在各方压力下不得已宣布禅位于太子赵昚,是为孝宗 。
第六位太上皇是赵昚 。宋孝宗赵昚做了27年皇帝后,在内忧外患中将位传于赵惇(宋光宗),自己也做起了太上皇,成为宋朝历史上第三位太上皇 。
第七位太上皇是赵惇 。宋光宗赵惇是宋朝所有皇帝中比较昏庸的一位 。他受父宋孝宗禅位而登基做皇帝以后,已经43岁 。宋光宗体弱多病,又没有安邦治国之才,而且光宗听取奸臣谗言,罢免辛弃疾等主战派大臣,又由当时著名的妒妇、心狠手辣的李皇后来执政,奸佞当道,朝政从宋孝宗时的清明转向腐败,宋光宗自己不思朝政,沉湎于酒色之中 。据笔者考证,光宗历来就与孝宗不和,宋孝宗逊位后他长期不去探望 。绍熙五年(1194年),宋孝宗得病,宋光宗既不请人看病又不去探望孝宗,乃至孝宗病逝他也不服丧 。因此,大臣韩侂胄和赵汝愚经过太皇太后允许,逼迫光宗退位 。光宗只好让位于太子赵扩(宋宁宗),自己闲居临安寿康宫,安享太上皇的日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