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历史上真实的10大武林高手!盘点古代武林英雄( 二 )


2、岳飞:南宋抗金名将 。
传说形意拳就是由岳飞所创 , 不过近年来有许多人持不同意见 。尽管如此 , 岳飞仍不失为一位武术家 , 因为少年时他就拜同乡周侗(也是当时宋朝有名的武术家)为师习武 。
一、自幼习武 , 崇拜关张
北宋徽宗崇宁2年 , 岳飞生于河北省真定府路的相州(今河南省安阳)汤阴县永和乡孝悌里 。据《汤阴县志》记载:岳飞 “还未成年 , 就能拉开三百斤(约180公斤)的硬弓 , 能引发八石(约合440公斤)的腰弩 。”岳飞武艺高强 , 这和他幼年拜名师学艺分不开的 。他拜同乡著名武师周侗学射 。随着岳飞武艺的精进 , 在周侗去世后 , 他渴望再拜武师学艺深造 , 宣和4年(公元1122年)岳飞20 岁时拜当地一名著名枪手陈广习武 , 这就是岳飞习武过程中的第二个武师 。拜陈广为师是岳飞在习武生涯中一个新的转折 , 据考陈广向岳飞传授了具有博刺杀敌、实 战格斗的“技击”和“刀枪技艺” , 由于陈广悉心传授 , 岳飞潜心研习 , 使他的刀枪技艺和技击武艺十分高超 , 成为“一县无敌”的姣姣者 。
岳飞十分崇拜三国时期关羽、张飞二人的武艺和功名 , 可以说岳飞青少年时代习武曾深刻受到关张二人在民间流传故事的感染 , 希望将来能成为一个精通武艺 , 为国 建功的关张式英雄人物 , 直到岳飞从军后还将关张作为自己的楷模 。
二、武艺绝伦 , 忠勇报国
岳飞曾多次充军 , 自从他24岁那年充军后 , 就逐渐远离了他的出生地汤阴县 , 直至岳飞遇害 , 他再也没有回到过自己的故乡土地 。他立志“尽忠报国” , 每战尝自 为旗头 , 身先士卒 , 在抗击金军的战场上 , 他的武艺得到了充分的发挥和施展 。
岳飞善使铁枪 , 曾与金军恶战于太行山一带 。岳飞位至将帅 , 但每次战斗中都一马当先 , 冲锋在前 。他在《五岳祠盟记》中说:“余发愤河朔 , 起自相台 , 总发从戎 , 历二百余战 。”他转战南北 , 身经百战 , 屡 建奇功 。岳飞在38岁时 , 亦即岳飞遇害前一年的绍兴10年(公元1140年) , 这年的7月初十 , 敌军从郾城县北五里店方向涌来 , 一部将向岳飞提出避其锋 芒 , 都训练霍坚拦住岳飞所骑马头说:“相公为国家重臣 , 安危所系 , 奈何轻敌?”岳飞不听其劝 , 霍坚用力拦住马缰不放 , 岳飞用鞭打开其手 , 策马冲向敌阵 , 他 跃马扬刀瞥见金阵中一个身披紫袍的将领 , 便奋勇向前挥刀将其劈死 。在清扫战场时 , 从身披紫袍将领身上发现书有“阿骨杂孛堇”字样的红漆牌子 , 知其乃金军的 重要将领 。这次战役是岳飞最后一次在战场上施展自己的武艺 , 从此离开了他一生忠心报国的抗金战场 , 被“莫须有”的罪名所害 , 英年39岁 。
三、武圣岳飞 , 武林楷模
岳飞在武术史上有“武圣”之称 , 他自幼从名师学艺 , 武功精绝 。充军后 , 忠心报国 , 屡立战功 。他不仅在武术界受到崇拜 , 而且在我国各族人民中对岳飞都非常敬仰 。从南宋以后的八百多年间 , 没有哪一个古代历史人物能同岳飞一样 , 得到各阶层人士的最普遍崇拜和爱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