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朝文化:词是宋朝文学的标志性体裁

宋朝文学十足发达 , 秉诗、词、散文都有伟大成就 。让宋朝散文走向兴盛并承接古文运动的大师是欧阳修 。欧阳修的散文主旨明确、内容充实、平易自然 , 为宋朝散文的风格奠定基调 。三苏之中 , 苏洵的文章以议论见长 , 文风雄奇劲简 。苏轼的文章洒脱自然 , 清新豪放之中又带些忧郁 , 前后《赤壁赋》等文章确定他在文坛上不可撼动的地位 。他的弟子也颇有出息 , 陈师道、黄庭坚、秦观、张耒、晁补之和李膺号称“苏门六君子” 。南宋时期 , 苏轼的散文甚至成为科举考试的范文 , 时人言:“苏文熟 , 吃羊肉;苏文生 , 吃菜羹” 。而苏辙的文章疏于叙事而长于议论 。曾巩忠实的追随欧阳修的风格 , 以记叙文和议论文为主 。文风自然纯朴 , 少有华丽辞藻 。
王安石也以议论文为长 , 风格雄健自然 。但是到了南渡之后 , 宋朝的散文就开始衰落 , 其后的文人都无法同北宋六家相比” 。杨万里的诗歌清新活泼 , 以天然风景为主;范成大的诗歌关心民生 , 诗风清丽秀婉;陆游的诗以爱国著称 , 他的诗对偶工整 , 后人言“好对偶被放翁用尽” 。宋诗虽不及唐诗 , 但远在明清之上 , 正在编撰的《全宋诗》收录宋诗作品达十六万多首之巨 。与散文相同 , 欧阳修也开创宋朝的诗风 , 中国诗歌史上第一部诗话《六一诗话》就是其所著 。王安石诗风工练 , 比欧阳修更讲究修辞技巧与典故运用 。苏轼的诗变化多端 , 雄放洒脱 。其吸收前朝所有诗人的手法 , 并长于各种诗体 , 尤其是古体与七言近体 , 可谓别开生面 , 奔放灵动 , 成为宋诗一代大宗 。黄庭坚虽出于苏门 , 但却开创江西诗派 , 他的诗歌模仿杜甫 , 讲究炼字煆句 , 显得耐人寻味 。之后又有“南宋四大家” , 即杨万里、范成大、陆游和尤褒 , 也堪与北宋三家相比 。词是曲子词的简称 , 也称长短句 。
根据《全宋词》的记录 , 宋朝词人达到一千三百卅家 , 作品及残篇总计达到两万零四百多首 。词是宋朝文学的标志性体裁 。晏殊被称为宋朝词家初祖 , 其词和婉明丽 。欧阳修的词也富于花间派之风格 。柳永在宋词发展史上具有转折性的作用 , 他的慢词令人耳目一新 , 确定长调的地位 , 充实词的形式 , 丰富词的表现手法 。作品广为大众喜爱以至于当时人言“凡有井水饮处 , 即能歌柳词” 。
其后 , 苏轼又对宋词进行彻底的革新 , 他创立豪放派 , 扩大词的选材范围 , 为后来的南宋爱国词奠定基础 。周邦彦是格律派的始祖 , 其后的女词人李清照也属此列 。在靖康之难后 , 忧患意识使得豪放派占据词的统治地位 。其中以辛弃疾为大成 。此外 , 宋代“说话”(评书)非常流行 , 说话的内容就是话本 。最著名的话本有《三国志平话》、《新编五代史平话》、《大唐三藏取经诗话》、《大宋宣和遗事》等;一些明清白话小说也是根据宋朝的话本改编 。
【宋朝文化:词是宋朝文学的标志性体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