婉容是怎样被迎娶入宫的?婉容入宫没走大清门

婉容是中国历史上最后一位皇后,从1922年12月入宫,到1924年11月和末代皇帝溥仪一起被冯玉祥驱逐出宫,在紫禁城总共生活了两年时间 。婉容是怎样被迎娶入宫的?她在宫中的生活又是哪般情形?透过原始的清宫档案,我们可以有个大致的了解 。
婉容入宫没走大清门
溥仪结婚是在1922年12月1日,他和婉容这一年都是17岁 。清朝皇帝结婚称为大婚礼 。这时的清王朝虽然已被推翻11年,但按照皇室优待条件,溥仪仍然保持着皇帝的尊称,并继续住在紫禁城,所以对内对外仍然称为大婚礼 。这次迎入紫禁城的,除了皇后婉容,另有淑妃文绣 。
婉容能被挑选当上皇后,真是费尽了周折 。当初,要为溥仪选皇后的消息传开后,提亲的人便接踵而来 。但按清朝定制,皇后都从满蒙王公大臣家的女儿中挑选 。所以,像徐世昌、张作霖提亲推荐的,都被婉言谢绝了 。据说,当时负责汇总提亲情况的溥仪叔父载涛的桌子上,女孩的照片都可以装订成册了 。在这让人眼花缭乱的女子堆里,经过反复筛选,有4人入围成为候选人 。再经仔细挑选,最后剩下婉容和文绣 。
皇后只有一个,是选婉容,还是文绣,皇室内部钩心斗角,特别是那些太妃们,都想让小皇帝选自己看中的姑娘,以巩固各自在宫中的势力 。这样争来争去,各不相让,最后只好让溥仪来“圣裁” 。他看过婉容和文绣的照片后,最终选中婉容作皇后,文绣则封为淑妃 。民间传说是婉容的父亲荣源花了20万两黄金,为女儿买下了皇后这顶凤冠,这只是传闻,已很难证实了 。
迎娶婉容作皇后的礼节仪式,全都按照清朝的旧例来办,分为纳彩礼、大征礼、册立礼、大婚礼四个步骤 。具有订婚意义的纳彩礼,是在1922年10月21日这天,溥仪派正副使臣带着近千人的仪仗队伍和100多抬轿的礼品,到北京地安门外帽儿胡同婉容的家,向其父荣源送上彩礼 。接下来的两个月里,先后举行了大征礼和册立礼,大征礼是告诉女方家里确切的成婚日期,册立礼则是正式给予皇后名分 。说起来,婉容的婚礼也还是有些遗憾的 。按清朝惯例,奉迎皇后入宫,不论皇后的家住在京城哪个方位,迎亲队伍都要经过大清门,再从紫禁城的正门午门进宫 。大清门在平时除皇太后、皇帝可随时出入外,任何臣工都不能擅自行走,皇后也只有在大婚之日才能享用一次 。而婉容却没有享受到这份荣耀,她入宫不仅没走大清门,而且也没走午门 。婉容走的是东华门大街,从东华门入的宫 。从这点说来,她这个小朝廷时代的皇后,还是与大清帝国的真正皇后不一样的 。这时的溥仪已是退位的皇帝,虽获准住在后宫,但紫禁城内乾清门以南的地方已归北洋政府了,因此也就不能再那么讲究了 。
屈指数来,清朝入关后的10位皇帝,先后共立过24位皇后 。如果婉容还可以称得上皇后的话,那么她就是第25位,也是古代中国的绝版皇后 。
梅兰芳演《霸王别姬》
在保存下来的溥仪档案里,有两本大婚典礼时的礼品账簿,封面上写着《大婚典礼进奉衔名物品册》,里面一一开列了送礼的人名、物品种类和数量等 。清单里,不仅有清朝的遗老旧臣,还有民国政府的要员、军阀政客,外国使节也名列其中 。当时的大总统黎元洪,专门派特使带着2万银元前去祝贺 。像曹锟、吴佩孚、冯玉祥、徐世昌、张作霖等民国要人,以及康有为等社会名流,也都送了如意、家具等礼品 。
为了操办婚礼,当时的小朝廷成立了专门的“大婚礼筹备处”,他们查阅《大清会典》和清朝历代皇帝大婚的档案,最后决定按照同治帝婚礼的规模来办,因为那次大婚相对花钱少些 。虽然小朝廷已不能过于铺张,但最终算来,还是花费了40多万银元 。当时,两元钱能买一袋面粉 。而光绪帝大婚,竟花费了550万两银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