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轼是北宋当时著名的文学家,艺术家,算不算是一个政治家?

苏轼政治
【苏轼是北宋当时著名的文学家,艺术家,算不算是一个政治家?】苏轼不仅仅是北宋当时著名的文学家,艺术家,其实还能算得上是一位政治家 。
在苏轼的政治生涯中,经历了太多,跌宕起伏,一波三折 。作为为官之人,苏轼在当时北宋史上也是一位举足轻重的人物 。从宋神宗到宋哲宗再到宋徽宗 。苏轼经历了三代,并且屡次被委以重任,屡次被贬 。但是在政治发展史上,他是做出了卓越的贡献 。一心为民,两袖清风,真心实意为百姓做事 。哪怕被贬被流放,初心不改,踏实做人,认真做事 。
从苏轼的诗词中来看,苏轼生性豪放,思想冲破世俗,但是在政治上,他却属于保守一派,反对变法 。究其原因,是因为在当时那种情况下,苏轼感觉王安石等人的变法过于迅速,有些冒进 。在他看来,改革应该要是循序渐进的 。而且在那场改革中,保守派的主要人物,司马光,欧阳修等人,是苏轼的前辈,对苏轼有过很大的帮助和提携 。所以很多因素导致了生性豪放的苏轼在改革中选择了反对变法的保守派 。
其实,苏轼的仕途坎坷,跌宕不平 。但是从他的诗作中还有平日里的所作所为不难看出,他的政治观点主要在于“以民为本”的重要思想 。提倡改革能改善人民生活,但是又不希望冒进,引起大的变动,主张稳健 。主要是考虑到人民能有一个安定的生活环境 。另外他主张“仁政治国”,希望国家能够国泰民安,繁荣富强 。
总的来说,苏轼以民为本的政治思想贯穿在他坎坷的人生之路中 。
乌台诗案苏轼
元丰二年,一代文豪被人诬陷说在他的文章中有诽谤朝廷,藐视皇帝的诗句,被关进牢狱达一百多天,因为当时是御史台审理此案,御史台又被称为乌台,所以这件事被称为“乌台诗案” 。
苏轼对于自己被关进牢房莫名其妙,他平时恣意妄为,豪爽不羁,文章传诵天下,从来没有听说有什么对朝廷不敬的意思,苏轼明白其实他写了什么东西根本没人注意,他不过是朝廷激烈的党争的牺牲品,是有人想置她于死地,所以才编出这个理由,想到这里苏轼竟然慢慢平静下来,他想着如果有人故意害他,如何他怎么申辩也是于事无补,不如静观其变,自己别乱了分寸才好 。
就在苏轼被关押在牢房准备接受审判的时候,朝廷上下因为这件事吵得沸沸扬扬,苏轼的政敌巴不得将他处死,而王安石等人却主张对苏轼网开一面,皇帝拿不定主意,不过他欣赏苏轼的文采,不想把苏轼处死,这时候太皇太后病重,她对皇帝说,苏轼是大才子是为国为民的好官,不能杀掉苏轼 。苏轼这才捡回一条命,但是他的家人却受到惊吓,他们把苏轼写的文章全都烧掉了,以免后患 。
后来苏轼被贬到偏远的黄州做了一个不起眼的小官,这件事对苏轼的打击很大,让他看清楚一些事,这件事也成为苏轼一生的转折点,不过后来苏轼在黄州写下很多脍炙人口的锦绣文章,对于中国文坛来说却是一大幸事 。
沈括苏轼
沈括,浙江杭州钱塘县人,是我国北宋时期的政治家和科学家 。
先来介绍一下沈括的生平 。他出身于官宦世家 。1063年,进士及第,授扬州司理参军 。神宗时受王安石器重 。1080年,沈括出知延州 。沈括在晚年时期移居润州 。1095年,因病辞世,终年六十五岁 。
沈括也是一名非常出色的科学家,热衷于科学研究,在很多领域都有较高的造诣和卓越的成就,被后世尊“中国整部科学史中最卓越的人物” 。他的代表作《梦溪笔谈》,在世界文化史上有着重要的地位 。
说到沈括和苏轼的关系,就要说到那场“乌台诗案”了 。在那场事件中,根据史书记载,是因为苏轼在诗中暗发了对当时自己因被新党做了手脚而导致外放的不满,沈括站出来告密说苏轼的诗中暗含对朝廷的嘲讽之意,最终结局是牵连了苏轼的三十九位亲朋好友,一百多首诗,当时这个事震惊朝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