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阳明是谁?明代全能大儒王守仁的生平简介

王阳明是谁?王阳明,又称王守仁(1472-1529),汉族,浙江余姚人 。字伯安,号阳明子,世称阳明先生,故又称王阳明 。中国明代最著名的思想家、哲学家、文学家和军事家 。陆王心学之集大成者,非但精通儒家、佛家、道家,而且能够统军征战,王阳明是中国历史上罕见的全能大儒 。封“先儒”,奉祀孔庙东庑第58位 。
王阳明生平
王阳明明宪宗成化年间,生于浙江余姚 。父王华,王华在明朝成化十七年辛丑(1481)中了状元,王阳明就随父移居北平(北京) 。
《明史》载,王阳明出生时取名为王云,但五岁不能说话,告诉他人,改名为王守仁,他才说话 。王华对儿子家教极严,王守仁(王阳明)少年时学文习武,十分刻苦,但非常喜欢下棋,往往为此耽误功课 。其父虽屡次责备,总不稍改,一气之下,就把象棋投落河中 。王守仁(王阳明)心受震动,顿时感悟,当即写了一首诗寄托自己的志向:
象棋终日乐悠悠,苦被严亲一旦丢 。
兵卒坠河皆不救,将军溺水一齐休 。
马行千里随波去,象入三川逐浪游 。
炮响一声天地震,忽然惊起卧龙愁 。
王守仁(王阳明)以诸葛亮自喻,决心要作一番事业 。此后刻苦学习,学业大进 。骑、射、兵法,日趋精通 。明弘治十二年(1499)考取进士,授兵部主事 。当时,朝廷上下都知道他是博学之士,但提督军务的太监张忠认为王守仁以文士授兵部主事,便蔑视守仁 。一次竟强令守仁当众射箭,想以此出丑 。不料守仁提起弯弓,刷刷刷三箭,三发三中,全军欢呼,令张忠十分尴尬 。王守仁(王阳明)做了三年兵部主事,因反对宦官刘瑾,于明正德元年(1506)被廷杖四十,谪贬贵州龙场(修文县治)驿丞 。刘瑾被诛后,任庐陵县知事,累进南太仆寺少卿 。其时,王琼任兵部尚书,以为守仁有不世之才,荐举朝廷 。正德十一年(1516)擢右佥都御史,继任南赣巡抚 。王守仁(王阳明)上马治军,下马治民,文官掌兵符,集文武谋略于一身,作事智敏,用兵神速 。以镇压农民起义和平定“宸濠之乱”拜南京兵部尚书,封“新建伯” 。后因功高遭忌,辞官回乡讲学,在绍兴、余姚一带创建书院,宣讲“王学” 。嘉靖六年(1527)复被派总督两广军事,后因肺病加疾,上疏乞归,1528年十一月二十九日(1529年1月9日)病逝于江西南安舟中 。谥文成 。
王守仁功绩:
【王阳明是谁?明代全能大儒王守仁的生平简介】平定江西正德十二年(1517年),江西南部以及江西、福建、广东交界的山区爆发民变 。山民依靠山地据洞筑寨,自建军队,方圆近千里 。地方官员无可奈何,遂上奏明廷 。兵部举荐时任右佥都御史的王守仁巡抚江西,镇压民变 。
王守仁正德十三年(1518年)正月,王守仁平定池仲容(池大鬓)部,奏请设立和平县,并兴修县学 。三月,守仁抵达江西莅任 。他迅速调集三省兵力,镇压了信丰等地的起义 。七月,王守仁念战争破坏巨大,上奏请求朝廷允准招安 。明廷遂委以地方军政大权,准其便宜行事 。十月,王守仁率兵攻破实力最强的江西崇义县左溪蓝天凤、谢志山军寨,并会师于左溪 。王守仁并亲自前往劝降 。十一月,王守仁遣使招安,并攻破蓝天凤部 。
擒获宁王王守仁一生最大的军事功绩,是平定南昌的宁王朱宸濠之乱 。王守仁将去福建剿匪时(无大量军队),所率部队行军刚到丰城,宁王朱宸濠突然举兵叛乱 。因此王守仁积极备战,调配军粮,修治器械,然后发出讨贼檄文,公布宁王的罪状,要求各地起兵勤王 。
当时,王守仁最为担心者,就是宁王朱宸濠挥师东下,占领故都南京 。如果南京失守,宁王就有了称帝的资本,同时也占了地利,那就不容易消灭了 。王守仁虚张声势,利用假宣传假情报,城中扰乱宁王的视线,逼他做出错误的判断,以为各路大军已经组成合围态势 。同时使用反间计,命人携蜡丸潜入南昌,使宁王猜疑自己部下的进攻南京策略 。宁王果然上当,有半个月时间犹豫观望、不知所措,没敢发兵攻打南京 。王守仁利用这一时机,做好了防守南京的准备,使宁王欲攻南京,已无可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