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刿论战讲的是什么曹刿论战的主人公是谁

曹刿,是春秋时期鲁国的大夫,是历史上著名的军事理论家 。当时齐国攻打鲁国,曹刿为其出谋划策,作战指挥 。其中“一鼓作气”的典故就来自于他 。历史上关于他的具体出生及死亡的日期并没有详细的记载 。
他一生最大的成就或许就是指挥长勺之战的胜利 。曹刿是周文王儿子曹叔振铎的后人,在前684年,由于齐桓公不顾政治大夫管仲的劝说,派了鲍叔牙、公子雍等人出兵讨伐鲁国 。在此之前,齐国和鲁国有过几次交战,鲁国全部败了 。当听到齐国大军要来攻打时,吓的面容失色,不知所措 。这是曹刿就出面了,他就请求见鲁庄王,主动要求自己要为抵抗齐国的军队出谋划策 。鲁庄公很是不自信地说,齐国很是强大,我们鲁国是个弱小的国家,怎么能抵抗的了?曹刿反问道:“君王您自己感觉为老百姓们做了哪些好事呢,能使百姓和您一条心来抵抗敌人吗?”鲁庄公很是自责,认为自己虽然时时能想到老百姓,吃穿不能独享,常常分给人们 。每次祭祀用的东西,都会如实向神灵交代,除此之外还能时刻想到百姓的疾苦,凡是重要的案件,都是亲自考察,按实情处理,但终究没有强大的信心会认为百姓能够和自己共同抵抗 。于是曹刿就向鲁庄公鼓舞道:“既然你都做了这么多,若事实如你所说,我相信我们很快就可以和齐国一决雌雄了 。
曹刿论战
《曹刿论战》一文出自于作者左丘明的《左传·庄公十年》 。讲述了曹刿在长勺战争中对着次战争进行的一次评论,并且运用“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的原理击退强大的齐军 。
在这篇文章里,主要说明了在战争中要如何正确的利用战略部署来打败敌人 。这篇文章主要写自于春秋战国时期 。当时的齐国与鲁国是邻国关系 。在公元前697年,齐襄公继位,政治腐败,他的弟弟公子小白和公子纠分别逃往莒国和鲁国避难 。在第二年的时候,齐镶公被公孙无知所杀害 。第三年的时候,齐人又将公孙无知杀死吧,这时公子小白抢先一步回到齐国争夺君位 。没过多久,鲁庄公也亲自带领军队护送公子纠回国争夺皇位 。在八月的时候发起战争,鲁国军队大败 。齐桓公逼迫鲁庄公杀死了公子纠 。后来在鲁庄公十年的时候,齐国找了一个借口以鲁国帮助过公子纠夺皇位,于是再次起兵,在长勺发起战争 。这也就是文章所记录的一个重要内容 。
这整篇文章主要分三段进行描述,第一段主要讲述了战前的一些准备,做了一系列取信于民的举动;在第二段中就主要讲述了曹刿在指挥鲁军大战齐军的经过;第三段就是主人公曹刿论述了战争胜利的原因 。总之,关于文章的所记叙的战役,可能不是一次大的战役,但却说明了后发制人,以小敌大、以弱胜强的战略原则 。
曹刿论战的主旨
《曹刿论战》是《左传》中的一篇文章,又称为“齐鲁长勺之战”或“长勺之战” 。这场战争发生在公元前684年,是历史上著名的战争之一 。主要讲述了曹刿在长勺之战中对此次战争的一番评论,并在战时活用“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的作战原理击退强大的齐军 。
在这篇文章中紧靠“论战”来当背景材料,实质上是为了表现出曹刿的“远谋” 。首先第一段通过曹刿和鲁庄公的对话强调了决定战争胜负的条件,突出了“取信于民”的战略思想 。紧接着第二段讲述了曹刿指挥鲁军进行反攻和取得最终胜利的过程,凸显了曹刿过人的军事才能 。第三段主要讲述的是取得胜利的原因,再一次突出了曹刿善于抓住战机以及果断的战术思想 。全文上下贯穿战争的起因、经过,结果,其实质上全文的主旨在于通过曹刿对这次战争的论述以及鲁国战胜强大的齐国的史实,来表现出曹刿卓越的政治头脑和卓越的军事才能 。